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834135
大小:76.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1-20
《政治生活考点精析20110419.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政治生活》高考考点全面精析孟繁彤原创20110419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一、我国的国家性质考点11、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含义和根本属性: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国体指的是国家性质,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体是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考点2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
2、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考点3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考点4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1)地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坚持人民民主
3、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 (2)作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4)人民民主专政的新要求:①扩大社会主义民主;②实行依法治国;③强化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④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⑤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5、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考点55、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1)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而重要的人权;保护和促进
4、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个环节入手;(2)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二、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考点6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含义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2)政治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3)监督权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
5、权、申诉权、控告权等。考点7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考点8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
6、律。(2)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如何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国,国家利益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3)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4、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如何?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②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
7、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③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了权利的实现。 三、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考点91、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民主选举)(1)我国的选举制度 我国的选举制度是根据普遍、平等、直接、协商等原则确立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体现民主的选举制度。建国以来,我国的选举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2)我国民主选举的不同方式①从选民的角度看,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从被选举者的角度看,有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不同选举方式之间的比较)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
8、国家,要采用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②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适用范围直接选举: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选举、农村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