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ID:31821357

大小:95.0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8

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_第1页
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_第2页
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_第3页
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

2、I课时演练广场身经百战‘一、选择题1.在下图关于王安石的理财新法中,两人争论的原因是()B.新法对农民剥削过重C.新法方便了不法官员从中牟利D.政府财政收入并未得到保证解析:图片中,提到了农民、利息高低等问题,据此可得出是关于「新法对农民的剥削太重的争论。答案:B2.司马光曾说:“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这一现象在王安石变法中主要体现在下列哪些措施中()①农田水利法②免役法③青苗法④保甲法A.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一

3、些地方官吏强制农民借贷,实际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免役法也加重了贫民的经济负担,违背了改革的初衷。答案:B3.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彖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诗文主要是称赞王安石变法中的()A.农田水利法B.青苗法C・方田均税法D.募役法解析:农田水利法促进了荒地开垦,保证了农业灌溉,符合题干中“耕桑富”“河淤开亿顷”的信息。答案:A4.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皿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似之处有()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限制官僚地主的利益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

4、的人身控制A.r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解析:题干中的法令主要是富国之法,没有涉及对人民的人身控制,故①④项错误。③项是法令的目的和作用,②项是实现目的的手段。答案:D1.王安石军事改革坚持的原则是()①精简军队•②缩减编制③节省军费④提高军队战斗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项均符合题意,故选D项。答案:D2.司马光说:“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转。”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是指()A.政府中的贪官B.拥护变法的人.C.

5、反对变法的人D.变法中得益的农民.解析:王安石变法触犯了许多人的既得利益,一开始就遭到守旧派的激烈反对,其代表人物为司马光,故司马光所说的“谗佞”应指拥护变法的人。答案:B3.对王安石变法的结局,某班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提「出了以下观点,最接近客观事实的应是()A.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具有很大的偶然性B.宋神宗去世是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C.王安石偏执的性格与变法失败有一定联系D.变法结局说明其改革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解「析:王安石变法要解决北宋中期所面临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但这些社会矛盾往往又是封建制度本身所造

6、成的,因此变法失败带有必然性;B项只是变法失败的直接因素,而非根源;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社会发展,这说明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答案:C1.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B.变法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I'可不满C.宋神宗的变法态度动摇D.变法在指导思想上存在问题解析: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如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等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这是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答案:A二、非选择题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臣于财利

7、,固未尝学,然窃观前世治财之大略矣。盖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诚能理财以其道而通其变,臣虽愚,固知增吏禄不足以伤经费也。——《王安石全集》卷三十九材料二惟是苛政之兴,众论不许,而主张之者,理不胜而求赢于势,急引与己同者以为援.,群小乃起而应之……于是泛滥波腾,以导谀宣淫,蛊其君以毒天下,而善类壹空,莫之能挽。民乃益怨,衅乃倏生,败亡沓至而不可御。——王夫Z《宋论》卷六材料三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

8、诟,易世而未之游者,在泰西则有克林(伦)威尔,而在吾国则荆公(王安石)。——梁启超《王安石传》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解决财政危机的主要观点。(2)材料二和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有何不同?请分析出现不同评价的原因。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理财以其道”“增吏禄不足以伤经费也”进行概括。第(2)问,依据材料并联系两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和代表的阶级利益进行分析。答案:(1)观点「:正确理财;吏禄增加不会导致经费紧张。(2)不同:材料二认为王安石变法重用小人,导致民怨沸腾,国家败亡。材料三认为

9、王安石是杰出的完人。原因:王夫之否定王安石变法,是因为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是为宣传维新变法制造舆论。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安石)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