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7年天津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ID:31819367

大小:102.07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1-18

2017年天津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17年天津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17年天津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17年天津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17年天津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天津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届天津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权力部门应当善待媒体,善用媒体,信任媒体,以便使媒体更好地发挥引导社会热点、通达社情民意、搞好舆论监督的作用。B.人大代表提议,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填补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法律空白。C.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屮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D.凭借着在本届澳网比赛中的超强发挥,李娜成为第一个晋级大满贯赛决赛的亚洲球员,从而奠定了她中国体坛一姐的宝座。【答

2、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项,语序不当,把“信任媒体”放到“善待媒体”之前。C项,句式杂糅,“将围绕……为主题”应改为“将以……为主题”。D项,“奠定”与“宝座”搭配不当。“奠定”宜与“基础”搭配。所以选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新添加的题型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勾结/勾当••扫除/扫帚••咽气/狼吞虎咽••兴奋/兴高采烈••B.奔跑/投奔••空气/空闲••累赘/罪行累累•••丧礼

3、/丧心病狂••C.栏杆/竹竿••侪辈/肚脐••投缘/不容置喙••俘虏/饿殍遍野••D.宣布/渲染凄怆/呛人旺盛/矫枉过正假装/久假不归【答案】B【解析】无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表率黄粱梦B.坐阵绩优股C.岖气和事老D.通缉急就章震聋发嗾礼义廉耻指手画脚钟灵毓秀弥天人谎涣然冰释苦思冥想额首称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震聋发联”应为“振聋发嗾”,意思是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B项,“坐阵”应为“坐镇”,“镇”为动词,本义为“镇守”“压镇”。D项,“额首称庆”应为“额手称庆”,意思是把

4、手放在额头上,表示感到庆幸。点睛:本题考查正确书写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在这类题目屮,同音字、形似字、容易弄错的成语用字是高考字形题的常考内容,本题中考查到的“震”和“振”,“阵”和“镇”,“首”和“手”都是同音字,识记时可采用下面几种方法:①语音辨识法。通过朗读词语,发现词中字的书写错误。②字形辨识法。在我国汉字中,形声字占了绝大多数,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义辨识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用字是否正确。④结构分析法。借助词语的结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或者说做到“字不离词”。⑤语境辨识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

5、。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的脂肪酸,还有油酸。②春节后,争抢农民工一一中国劳动力市场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然从珠三角、长三角局部地区到包括中、西部在内的全中国。③葬礼没了众多与此无关的热闹,老人的身后却多了一份,老人本來就是寂寞的。A.必须漫延清净B.必需蔓延清净C.必需漫延清静D.必须蔓延清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词意看,“必需”是“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必须”是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得要”,女口:“学习必须刻苦钻研”。从词性看,“必需”是动词,在句子中主要

6、与别的词结合做定语;“必须”是助动词,在句子中只做状语,因此第一空只能是“必需”。“蔓延”,就是像蔓草一样向四周延伸、扩展;“漫延”是指像水一样,无孔不入,迅速渗透,向周圉扩展。第二个句子用“蔓延”更好。“清净”指心境洁净,不受外扰;安定,不纷扰;清洁纯净;简明不繁;指远离恶行与烦恼之意,重点在于“净”。“清静”指安静,不嘈杂,重点在于“静”。第三个句子强调的是远离尘世烦恼,用“清净”恰当。点睛: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插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

7、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扌舌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本题所给词语中。“必须”和“必需”词性不同,语法功能不同;“蔓延”和“漫延”适用对象不同;“清净”和“清静”词义的侧重点不同,根据这些信息,可正确答题。4.下列诗句对应传统节日正确的一项是()①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②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③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④此生长復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A.①元宵节②端午节③中秋节④七夕B.①端午节②中秋节③七夕④元宵节C.①中秋节②七夕③元宵节④端午节D.①元宵节②端午节③七夕④中秋节【答案】

8、D【解析】试题分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出自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意思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