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数学课堂中利用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

如何数学课堂中利用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

ID:31795942

大小:57.4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8

如何数学课堂中利用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_第1页
如何数学课堂中利用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_第2页
如何数学课堂中利用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_第3页
如何数学课堂中利用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_第4页
如何数学课堂中利用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数学课堂中利用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数学课堂中利用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摘要】数学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极具普遍性的现象,既是数学课堂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工具•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展开的•提问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关键词】问题引入;问题引导;适时;适度;启发性【中图分类号I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219-01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与,而在于相机诱导•在数学课堂上,提问是相机诱导的重要方式,好的提问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获取知

2、识,提高能力,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成为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可被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1问题引入,开始教学问题引入即针对所要讲述的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答或造成的悬念来引入新课•问题引入法用比较积极的形式提出了与所要学习课题有关的问题,点出了学习的重点,明确了学习的目标,而且往往可通过问题的提出造成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指向更为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所以这种引入法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问题引入法一般用于一章或一个单元内,前后知识相互联系密切的新授课教学,或本节所研究的内容与学生

3、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新课.这样在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熟知的现象为基础的前提下,提出学生似曾相识,但欲言而又不能的问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刺激求知的渴望.如必修1第2章对数的运算性质中换底公式这一课,我们可以先给出一个问题:“同学们都知道,在我们的计算器上只能查出某一正数的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的值,请同学们思考,在我们查出lg2=0.3010,lg3=0.4771时,如何求log23和log35的值?”利用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要求和欲望,起到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对所讲述新课学习的指向性的作用,为换底公式的给出营造一个积极思

4、索、探求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后续知识的展开•在讲完新课后,引导学生解决引课时问题所造成的悬念,可增加学生对“收获”的喜悦.2问题引导,探究教学问题引导要巧妙合理,所提问题要恰是重点、难点;还要富于思考,即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并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我们来看下面两位老师对同一知识点“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不同问题引导的处理,不求方程x2-2x-l=0,你能求出正根的近似值吗(精确到)?即求函数f(x)=x2-2x-l零点的近似值,由f(2)0接下来老师提问组织探究:(法1)师问:xO与2.5

5、有什么关系?学生依据函数零点与根的关系,得xOxO-2即x02.5,xO与3靠近,如果x0=2.5,则xO与2.3—样靠近(等距离)师:很好!这位同学找到了2与3的分界点xO,即中点2.5.当然也可以令3-x0=x0-2得x0=2.5追问:怎么判断xO与2.5的大小呢?学生由函数零点与根的关系,不难得出:因f(2)二-10#x0£(2,2.5)师:xO是靠近2呢?还是靠近2.5呢?学生同理可求得对比以上两种方式,(法1)老师问xO与2.5有什么关系?相当于直接告诉学生取了2与3的中点2.5•学生不用思考,只需点头“是”或摇头“不

6、是”即可;既然有第一次取中点的经验,以后类似的处理还需要老师不断提示吗?这种问题,缺乏独立思考,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也不会分析,更不会迁移,课堂表面上看很热闹,学生学的很轻松,但能力没得到提髙;而(法2)则要求学生自己判断xO是靠近2,还是靠近3呢?学生可借助于比较大小(由于之前学习函数单调性时已有这样的实践,至多给点提示),得到中间点,再分类讨论,这样设计合理的问题,唤起学生回顾旧知,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究出'‘对半分”的思想方法,获得成功•虽然同样都是问题引导,但法1是明导,没有提高学生思维,问题只是留有

7、形式,但法2问题问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即知识的增长点上,问在了重点,难点上,培养了学生的能力.3问题结束,反思教学一堂课我们有课堂小结,通常都是师生一起回顾本堂课的知识点,思想方法,学生仅仅只停留在知道知识点的层面,学会运用了吗?通过课堂小结无法反映出来,如果我们通过几个提问,问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思想方法?你会用这些知识,方法解决什么问题,能否举例说明?运用本堂课的知识你能编制题目吗?编制题目的窍门在哪里?等等,这样学生不仅知道我学了什么知识点,还很清楚这些知识点的用途,学会了举一反三,提

8、高了解题能力•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在后面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学水平.本人在向量数量积第一课时,在课堂小结时就釆取多个提问方式进行,师: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生:求向量的数量积;师:求数量积有没有要注意的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