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95795
大小:55.7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8
《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爱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爱好兴趣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引导学生在知识的乐园里遨游,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重要。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既重视生存又重视发展的人才的最基本的素质。阅读兴趣和习惯在于培养,在于激活。1提高学生的阅读浓厚兴趣在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够掌握课文的知识点,理解课文的重难点,欣赏课文的“风景点”,进而产生不断阅读的欲望,教师就一定要培养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1.1创设教学情境和激趣导入新课。课堂上,教师如能恰到好处地创设情境,激趣导课,学生就会很快地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如在教学《祝福》时
2、,可创设这样的情境:'‘祥林嫂是个没有春天的女人”,“春天”是四季之首,“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光明媚,充满活力,可祥林嫂就怎么没有呢?由此激发学生急于读下去探个究竟的兴趣。1.2营造轻松愉快和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的有效调控,能推动课堂阅读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在深入中不断提升。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作品感情的传送,进而影响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如在讲解《绿》时,可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曾让自己心动的形象及其颜色,体会“感触点”,课堂上“赤橙黄绿青蓝紫”诸种色彩定能轮番上场;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讲解《绿》时插播有
3、关“梅雨潭”等地的风景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1.3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目前,因可供学生阅读物十分广泛,如果不加选择而由其任意阅读,学生就会沉浸在书海中不能自拔,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选择读物。如帮助他们选择教育性、知识性较强的读物一一文学名著、文学作品、科普作品与一些历史文化等读物,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其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1.4指导形式多样的阅读。多样性的阅读形式,如泛读(初读)、细读(精读)和复读,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充分审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
4、欲望。泛读是阅读的第一步,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到整体感知,这是阅读的起点,它包括阅读课文提示和注释等内容;细读是在泛读的基础上的提高,要求学生全文精读,对重点的、难理解的部分反复读,边读边思考、圈重点、划杆杠;复读是在细读基础上深化,要求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度挖掘,深化对作品的理解。这样,学生在不同层次的阅读品味中逐步提高对阅读教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阅读良好习惯所谓“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形成了,一辈子、“常读不懈”的习惯。虽然学生学习任务繁重,考试压
5、力很大,但仍要求学生挤出时间进行阅读。可利用午休、起床、睡前时间争分夺秒读,自觉课前、课后时间见缝插针读。每次读一点,每天读一些,习惯成自然。时间长了,学生就会感到,一天没读书,生活中像缺少了什么似的。到那时,阅读的良好习惯也就自然形成了。2.1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不能走马观花,更不能不动笔墨,阅读教学更应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求学生做好阅读笔记,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对重要词语和内容分别用圈、点、钩、划作记号及用旁注、批语作评论,还要把精彩的词句、段落摘抄在笔记本上。久而久之,“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就不难
6、养成。这样,学生不仅加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掌握精彩语句片断,将来为已所用。2.2有序阅读的习惯。学习一篇课文,都需经过从阅读到领悟的过程。其中包括感知、理解、鉴赏等几个环节,环节之间有序排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反映了阅读能力的层次不断提高。教师平时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有序阅读的习惯。如教学《驿路梨花》时,首先应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写了什么,教师可布置以下预习题进行引导:(1)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还刻画了哪些人?(2)课题为何取名“驿路梨花”?(3)故事情节怎样?(4)找出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的语句或段落,并体
7、会它们对表现主题、刻画人物的作用。2.3使用工具书有习惯。要求学生养成有问题就查工具书的习惯。不望文生义,不凭想当然,也不依赖别人。掌握一定的查找方法,无论是在时文拓展还是古文拓展阅读中,都能得心应手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渐找到终身学习的途径。另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地向其介绍一些其他工具书,如《古汉语字典》、《现代散文鉴赏辞典》等,并传授一些查阅图书资料的知识和方法。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学生既养成了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同时也增长了知识。2.4积极发问的习惯。发问作为课堂阅读教学中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从心理学观点看,
8、“问题即思维”,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思维。善问的学生往往思路敏捷,思考问题深刻,在阅读中处于主动地位。因而是否善于就课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检验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尺之一。在阅读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