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半命题作文的补题问题-备战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100讲---精校解析Word版

解决半命题作文的补题问题-备战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100讲---精校解析Word版

ID:31795244

大小:8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8

解决半命题作文的补题问题-备战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100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解决半命题作文的补题问题-备战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100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解决半命题作文的补题问题-备战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100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解决半命题作文的补题问题-备战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100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解决半命题作文的补题问题-备战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100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决半命题作文的补题问题-备战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100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补题千万不可草率。补题是写好半命题作文的第一步,如果补题不尽如人意,就相当于楼房图纸设计质量不过关。所以补题前一定要深思熟虑。2.补题要联系自己积累的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能否取得高分,有无新鲜、典型的素材至关重要。考生要有效利用半命题作文在补题方面为自己留下的写作空间,联系自己的素材储备,写出“饱满丰盈”的文章来。3.补题要有新意,力避雷同。一篇作文,一旦让阅卷老师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就很难得高分。所以考生在补题时,一定要写出新意,构思新颖,以使作文有个性色彩。4.补题要有文体意识。考生不仅要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作文,还要注意不要混淆

2、文体,避免写成“四不像”的文章。考生如果形象思维发达,善于记叙、描写,就可选择记叙文;考生如果逻辑思维见长,善于说理、议论,就可选择议论文。但须要注意的是,记叙文当以记叙、描写为主,精当的议论只是点睛之笔;议论文当以论证为要,以叙代议的毛病必须革除。5.要切中题旨文意,暗合命题要求。命题者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出发,紧扣教材,巧拟文题,从某个角度去考查考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为此,考生必须揣摩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把握作文的选材范围、结构等,以便巧妙落笔。半命题作文如果补上一个好题目,不仅能使思路顺畅,而且能使全文增色,从而使作文质量

3、提高。请以“寻找”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补全题目;(2)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原则:1.熟悉性原则;神,也可以是一种回归,一种坚守,一种珍藏。“寻找”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寻找”的过程。另外,考生还要揭示在“寻找”过程中体验到的人生哲理。【佳作展台】寻找精神的故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苍山无语,不问光阴。我生来便在寻找,寻找那精神的故园。我知道一个苍老的夫子穿越了时空向我低喃,而我正茫然地伫立在渡口。“渡向何方?”我寻找着声音的来处。“渡向何方?”它再度响起,沉重,像寒风般无孔不入,让我纤

4、弱的身躯颤抖不止。“我在寻找。”我告诉它。它便让我在寻找的道路上遇上了你们,那些被埋葬在历史淤泥之下的寂寞灵魂。我知道你们也在寻找,寻找那精神的故园。那多情的光阴,请渡我,渡我到泛黄的春秋。孔子,在一条沙尘飞扬的小道上,我看见了你。68岁的你依然风尘仆仆,14年周游列国的经历耗尽了你的心血,却未能让你功成名就。“发愤忘食,乐以亡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你笑着形容自己。纵使风尘已经改变了你的容颜,而我知道你的一生都在寻找。那“仁政”的理想已在14年车轮的碾轧中化为沙砾,而你坚持着,寻找着……然而后世因你的学问,记住了你湮没在斜阳古道里的身影。那多情

5、的光阴,请渡我,渡我到遥远的大唐。杜甫,在那安静而破败的草堂里,我寻到了你的身影。艰难苦恨染得你两鬓如霜,连绵的战火与生活的窘迫终于拖住了你一生寻觅的足迹,却无法遮蔽你的炯炯目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明白,那沧桑凝泪的双眼,为何只向着你梦里的桃花源。寻找的结果是国破山河在的破败,我看见你疲惫了。满树红枫如泪般落下,染红了护城河的水。那多情的光阴,请渡我,渡我到黯然的晚清。王国维,看那清华园满池的荷花,在你生命的滋养下开得多么绚丽。他们说你的自沉“是殉清,是尸谏”,而你已经说过:“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他们

6、怎么知道,你殉的不是清王朝而是清文化。你为学术而生,为学术追寻一世,最后为学术而死!北伐军在“万方鼓角”2.贴切性原则;3.新颖性原则;4.正确性原则;5.深刻性原则。从句子成分来分析,这个题目明显缺了宾语。补上宾语就行了吗?不行。还要抓住关键词语。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有的明显,有的隐蔽,有的甚至是命题者故意设置的干扰因素。就本题而言,关键词语就是“寻找”,考生写作时,一定要注意体现出“寻找”这个动作。中势如破竹,你仿佛看到了你的理想连同故清的象征被连根拔起。“生灭元知色即空,眼看倾国付东风。”我凝视着昆明湖的一池碧水,我想问,王老,你可曾寻到——

7、那精神的故园?我仍茫然地伫立在渡口,我看见人们匆匆走过。他们都在寻找。他们的目的地也许不尽相同,但我知道,他们终将回归到属于自己的精神故园。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它让我看见你们孤独追寻一生的宿命,你们的灵魂因寻找而回归,因而永垂不朽。我们依然在寻找,然而即便寻得的只是一抔精神故园的尘土,也将耗尽我们的一生。1.孔子终其一生寻找精神的家园,14年周游列国,风尘仆仆,虽然理想已经化为沙砾,但是他的身影被后代人永远铭记。2.杜甫在连绵的战火与生活的窘迫间寻觅着精神的家园。沧桑的泪眼,如霜的两鬓,只为寻找梦中的桃花源。他的这种寻找,让他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一个

8、里程碑。3.王国维在动荡的年代寻找着精神的家园,举身赴清池,以身殉文化。昆明湖的一池碧水,让世人记住了王国维。1.(2018届四川省树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