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的国学传承

高中英语教学的国学传承

ID:31792312

大小:54.4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8

高中英语教学的国学传承_第1页
高中英语教学的国学传承_第2页
高中英语教学的国学传承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英语教学的国学传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英语教学的国学传承随着近几年“国学热”的不断兴起,中国人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然而着眼当下“国学热”,所波及的范围还仅仅停留在社会领域或是高校范围内,并没有有效地进入到小学、初中和高中课堂。如何有效地推动国学走进中小学校园呢?英语课堂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英语课所教授的绝不仅仅只是一门外语,它同样涉及文化问题,给国学的导入留下了对比空间。一、高屮英语与国学的教学冃标反思在一个越发倡导开放交流、国际沟通的全球化时代,教育工作者所要做的绝不仅仅是引进外来文化,介绍西方文明,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也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但

2、是反观一直以来的课堂教学实践,对传统文化的忽视显得触目惊心。如今还冇几人能够背得《三字经》《百家姓》这些最基本的传统启蒙读物?又有多少学生对于孔子、孟子、老子这些对我们民族产牛深远影响的先贤有比较系统的了解?一个民族如果不能紧紧抓住自己文化的根,那么很容易在与其它文化的交流中失去自我。我们在高中课堂上设置英语这一学科,是因为英语在当今世界的重要地位。掌握英语无疑使学生可以面向更广阔的人生空间和知识视野。但是,语言作为文化载体,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门交流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传统。因此学习英语,同时也就意味着学习一种新的文化。当下课堂,对英语教学的强调与

3、对于国学的忽视所形成的对比十分明显。在态度上,教师和学生都不重视在英语课堂上引进国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在物质资源方面,融进国学的英语教材几乎没有,系统的教育便也无从谈起。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英语的强势实用性挤压了本就空间狭小的国学教育。想要寓国学教育于英语课堂之中,端止对两者的认识,承认他们之间平等的重要性,是首要的任务。二、高中英语与国学融合的思考把国学教育与英语课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究竟是否可行,两者之间的实际差异是否会使二者的结合困难重重?由于以前往往缺乏对于此类问题的理?思考,因此在此有必要就两者的融合进行一次可行性分析。首先必须指出的是,绝

4、不能将国学教育与英语课堂对立起来看待,将它们看作是水火不相容的两极。实际上,两者之间是有诸多的相似之处的。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民族智慧的结晶,国学教育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的社会公民的层面上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而英语作为当今最具实用性的语言Z一,如果可以为学生所熟练掌握,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及社会竞争力,为他们更长远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学教育还是英语课堂,它们的目的都是同一的,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我国青少年的国际竞争力。既然目的同一,就有融合的可能。另外,国学本就起源于清末时期,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而形成的文化自觉,因

5、此国学从开始就带有跨文化交流的基因,和英语教育相融合也就有前例可循。其次,在文化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世界,国学与英语的融合是必然趋势。国学思想完全可以用英语来进行传授,当然,具体的实践方法尚待教育工作者们在课堂上进一步总结提出。最后,用英语传递国学思想也是一种创新。创新可以使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变得更加多元,更加有效,同时也更加深刻。因此,将国学教育与英语课堂结合在一起,不仅是必要的,也完全是可行的。三、高中英语与国学融合的未来展望由于教学实践的匮乏,具体的教学方法仍有待于总结,笔者所列乃是就理论上可行的方法做一展望,以起抛砖引玉之效。在如何将国学引入到

6、英语课堂这个问题上,首先,诵读法可给教学教师提供参考借鉴。国学的传统教育当中,诵读经典本来就是一个有着悠久传统的教育方法,而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们也会经常采用诸如谈话导入法、歌曲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等方式开始课程。这实际上给国学的导入打开了空间。比如说,教师可以以国学经典中出现的经典案例来开始课堂教学,由此再引入国学的英语表达方法,即使同学们对于国学有了认识,乂让同学们增长了英语表达知识。其次,英语教材屮的很多话题也是可以与国学相结合的,教师们要善于在教材话题上找到引入国学素材的契机,既符合情境,又能令学生们耳日一新。另外,在课堂上还会难免出现一些课堂

7、事故,对于课堂事故的处理同样可以为国学教育开辟空间。比如说,当调皮的学生干扰了课堂秩序影响了正常的教授进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不失时机地用国学知识来进行教育规劝,既普及知识,又因为有了具体案例的岀现而使学生们印象深刻。以上这些方法当根据具体授课情境调整变化,不拘于固定程式,推陈出新,寓教于斥,才是理想的教学。■(作者单位:江苏沐阳高级中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