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突发危机平台情绪探究

基于虚拟突发危机平台情绪探究

ID:31779075

大小:54.5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8

基于虚拟突发危机平台情绪探究_第1页
基于虚拟突发危机平台情绪探究_第2页
基于虚拟突发危机平台情绪探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基于虚拟突发危机平台情绪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虚拟突发危机平台情绪探究摘要:该文采用了虚拟突发危机平台系统,通过可实现人机交互的视频来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危机事件,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试图诱发被试的恐慌情绪,通过测量被试的脑电信号变化规律来检查平台系统模拟现实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被试的前额脑电在诱发前后有显著的差异,其中慢波功率和快波功率的比值发生了明显变化,证明本系统能够诱发被试的紧张情绪。关键词:突发危机脑电恐慌情绪中图分类号:B8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025-011问题提出近年来,突发危机事件层出不穷,这些危机事件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对

2、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不仅给群众带来财产损失甚至还危及到公共安全。例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2011年的温州动车事故,2012年美国的''桑迪”飓风等,由于危机发生时民众的正常生活状态受到突然的破坏和干扰,自然地产生了紧张的情绪,紧张情绪的不断累积,可能会造成非理性情况下的错误决策[1],从而导致个体可能失去生存的机会。个体在紧张时,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突然的变化,导致情绪和行为的变化,当个人处在群体中时,自身的变化会影响到群体中其它个体的反应和认知,此时有极大可能会造成群体恐慌[2]。此前对危机事件下个体的心理研究主要采用的

3、是访谈法,这种方法的弊端是个体的回忆往往会因为时间流逝而不准确,个体往往会在讲述遭遇时带有极强的主观判断,导致了研究结果的不准确。鉴于突发危机事件的心理与行为研究的意义以及现有研究方法的不足,本文采用了虚拟突发危机环境实验平台来模拟危机情景的方法,结合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并在实验过程中采集被试的生理数据来研究突发危机下群体的心理与行为特征。虚拟突发危机环境实验平台系统具有良好的人-场景、人-人交互效果,能够有效地测试群体行为等优点,因此,该文选择用计算机虚拟场景模拟突发危机事件。为了探索计算机虚拟场景是否能像真实突发危机事件一样给当事人造成压力,营造

4、恐慌氛围,在测试的过程中需要对被试者的生理数据(脑电)进行采集,然后利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2方法2.1被试被试为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共42人,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身体健康,右利手,年龄在22〜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4岁。被试均无精神病史。2.2实验材料本实验采用的视频取材于五部不同的电影,被试观看视频同时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不同的情节处任务不同。根据电影学理论,电影惊吓效果的核心元素:(1)角色的出场;(2)银幕外潜在的威胁;(3)对角色所在空间的突然闯入[3]。本文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应用,来构造能诱发恐慌情绪的视频。2.3实验设计以地铁危机事故发

5、生点为分割点,按时间分段,分割点以前为T1,分割点以后为T2,T2期内又有恐慌期和平静期,取T1期(平静期)的脑电数据和T2期内恐慌期的脑电数据,按频率分段后求得四个频段的平均功率谱密度,SW/FW的值,然后观察不同情绪下被试的脑电变化。对恐慌情绪的诱发主要采取:危机事件诱发;智力操作压力诱发;资源压力诱发。3实验数据处理EEG信号的采样频率为400Hz,采集点为F3,F4,Fpl,Fp2四个点,把数据导入matlab平台后,去除伪迹后,先用FIR带通滤波器得到a、B、§、&四个频段的信号,再使用加窗平均周期图法(welch法)估计EEG信号不同频段

6、的功率谱密度,对求得的功率谱密度进行对数标准化后取频段均值。本实验采取被试内设计。实验结果表明,T1期和T2期相比较,B波能量均显著增强,b波在全部脑电信号中占的比例也明显增加,0/0的值明显降低,对两个时期的0/B值进行t检验,p二0.02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