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75568
大小:5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8
《多种针灸手法联合治疗中风偏瘫临床价值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多种针灸手法联合治疗中风偏瘫临床价值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风偏瘫应用多种针灸手法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50例患者进行多种针灸手法联合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常规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观察组有效率为82%,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较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针刺治疗,主穴取手足阳明经穴,辅以太阳穴和少阳经穴,针刺瘫痪的一侧,上
2、肢:肩❷、曲池、外关、合谷、中渚,下肢:秩边、阳陵泉、足三会穴,百会穴向后平刺应用提插泻法,廉泉穴向舌根方向斜刺,进行小幅度捻转,不留针,其余穴位均留针半小时,每日针刺一次,一个疗程10天。里、解溪、丰隆等穴,如患者言语不清可配针刺廉泉穴和百1.2.2观察组患者进行多种针灸手法联合治疗,如头针、梅花针叩刺、体针等,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穴位。体针选内观、三阴及水沟交汇处作为主穴,配穴选尺泽、合谷、极泉和委中四个,针具消毒后首先选择内关穴进针约30毫米,持续轻柔捻转一分钟,然后针刺水沟穴,三阴交汇后斜刺30毫米,应用提插补法,在患者肢体有反射现象后停止,并留针30分钟
3、,每天进行一次体针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头针:下肢瘫痪选取对侧运动区上五分之一处,上肢瘫痪选取对侧运动区上五分之二处,下肢麻木选取对侧感觉区上五分之一,上肢麻木取对侧感觉区中五分之一,部感觉异常选取对侧感觉区下五分之二处,运动性失语取左侧运动区五分之二,感觉性失语取左侧语言三区,命名性失语取左侧语言二区,平衡障碍取双侧平衡区,对针具进行常规消毒后,选择长度为40毫米直径为0.3毫米的毫针呈适度夹角快速刺入头皮下,等感觉到针尖阻力减少,持针与头皮平行继续捻转,在达到应有深度后快速捻转1分钟后留针半小时,每日行针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梅花针叩刺取华佗夹脊穴,如果患者
4、上肢麻木的症状严重,可取1至5胸椎的夹脊穴,如果患者下肢麻木症状严重可取第6胸椎至第3腰椎夹脊穴,应有梅花针强烈刺激叩刺出血,隔日进行一次梅花针叩刺,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1.3疗效判断标准根据全国中医内科学制定的中风疗效判断标准及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疗效判断,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肢体功能完全恢复,可以进行正常生活;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肢体功能恢复良好,可以进行大部分日常生活;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肢体功能有轻微恢复,可进行简单的日常生活,其余仍需他人协助;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1.4统计学分析
5、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比较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