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调适探究

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调适探究

ID:31773794

大小:57.6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8

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调适探究_第1页
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调适探究_第2页
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调适探究_第3页
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调适探究_第4页
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调适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调适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调适探究【摘要】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产生了就业挫折心理,只有通过提髙就业率,加强就业指导和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受挫状况和及时调整心态,才能让学生在面对选择与被选择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时,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健康【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079-02随着我国大学录取人数扩大,大学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就业率低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大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因心理受挫

2、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严重。一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1.高校的专业设置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一致很多高校看到是社会“热门”专业就盲目增设该专业,结果造成同期该专业人数爆满,大大超过社会所能接受水平,造成学生就业困难,况且有些专业不具有长期持续的“热门”能力,也许在学生刚入校时是所谓的'‘好专业”即高就业率专业,而四年后该专业是否还能“热”下去却成为问题。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高校在专业与课程设置、学生录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对社会发展和需求缺乏预见性,从而无形中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市场化,另一方

3、面是大学教育体制改革缓慢,专业设置调整滞后,毕业生所学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出现错位,严重制约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同时,不少高校缺乏改革和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对政府存在依赖,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立足于自身的师资条件,结果使就业更难,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2•大学生就业指导形式内容滞后在我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学生毕业后都是由国家分配工作,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以后,为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我国逐步由统一分配向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用人单位与毕

4、业生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过渡。目前,双向选择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式。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多地了解社会需求,更好地找到工作,教育部要求各大学相继设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已经在髙校起步。但是,从开始就存在着诸如教材陈旧,指导性不强,信息来源不足,信息内容不充分,就业指导者能力不足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高校就业指导课是否能起到指导作用,仍值得商榷。二大学生就业难使其在心理上产生受挫感由于就业问题的日益严重,大学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各式各样的问题,其中心理挫败感是较突出的一类。1.对就业过程缺乏了解而

5、受挫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大学生的初次应聘中,热情很高,也非常自信,但却对就业过程缺乏起码的了解,更没想到还会遇到挫折。因为,很多学生从小到大生活、学习一直都是直通车,从未遇到过大的挫折。有的学生遇挫后才会体会到找一个单位原来这么难,要求比自己想象的高很多。作为学生,基本上拥有的都是理论知识,没有实际经验,在择业过程中的面试、笔试,甚至心理测试等全是绝对新鲜的和陌生的,尽管理论上还有所知晓,现场总不免有些紧张,面试后才意识到似乎最重要的一点还没来得及说,应聘过程就结束了。2.目标不够明确受挫很多毕业生不知道怎样的一份工作才是自

6、己要追求和寻找的。这种情况下,一般可能会出现两种常见的受挫现象。一种是本来应聘的职位很好,比较适合应聘者本人,然而却较早地被用人单位同意接收了,学生觉得工作来得太容易,肯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就拒绝了。只是在后来的应聘过程中,才意识到自己放弃了一次很好的机会而产生了受挫感。另一种就是错位竞争,总是去应聘本不适合自己的职位。开始并没有受挫感,只是不明白自己条件并不差,怎么多次应聘均告失败,只有意识到自己的定位有错时才会受挫。三解决学生受挫问题的主要途径1.首先是解决就业难问题从高校方面来说,高校人才培养需与社会需求相一致,要转

7、变观念,以质量求生存,从专业设置上改起,对就业困难或就业率低的专业要改革创新甚至实行末位淘汰。密切关注就业市场变化,适时调整专业结构,改造老专业,开辟新专业,既要目光长远又要有务实性,加强社会急需人才的培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市场平台我国实行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政策,目前已成为市场主要的人才配置方式,由于市场建设的不完善,使市场的主导和调节作用受到相当多的人为因素干扰,因此,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给大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市场平台就要通过制定相

8、关法律法规,优化市场环境,保证毕业生自由竞争的充分实现。3.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我国高校应不断充实就业指导内容,需安排专人对就业指导课程进行研究、改进,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素质。指导方式要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方法,建立高效的网络信息和良好的服务平台。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就业指导思想,丰富就业指导内容,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