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毗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探讨李敬(沙县医院福建三明365500)【摘要】口的:探究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毗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1□至2015年1月1口收治的大面积脑梗塞患者92例,将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个46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毗拉西坦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CSS与NIHSS的评分,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评分差异性并不大,
2、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性,且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为76.09%,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依达拉奉联合毗拉西坦能有效的治疗大面积脑梗塞,且疗效值得肯定,只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关键词】大面积脑梗塞;依达拉奉;毗拉西坦;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169-02大面积脑梗塞主要是由于大脑的主要血管出现严重病变发生堵塞
3、,临床症状主要为畸形的颅内水屮,意识模糊,同时还会有脑疝。临床救治中主要防止脑疝形成。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单纯用药卩比拉西坦,我院为提高临床疗效,现采用依达拉奉与毗拉西坦联合治疗大面积脑梗塞,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实验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1口至2015年1月1□收治的大面积脑梗塞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6例,男23例,女23例,年龄为39〜59岁,平均年龄(54.3±2.1)岁;,对照组患者46例,男22例,女24例
4、,年龄为39・60岁,平均年龄(54.4±2.2)岁。入选标准为,患者再入院前不得使用过抗凝或活血类药物。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见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1.2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降颅压的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取30mg的依达拉奉与0.9%的生理盐水混合至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同时使用毗拉西坦注射液,取2g的毗拉西坦与5%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至100ml,每天给药2次;对照组单纯使用依达拉奉,给药方式同实验组。1.3疗效判定CSS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NIHSS为
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评分越低说明患者受到的损伤越低⑴。临床疗效标准按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划分。显效:肌力恢复到5级[2],无明显的残疾;有效:肌力恢复到2・4级,出现轻度残疾;无效:肌力无任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或加重。1.4统计学分析对此次试验所涉及到数据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并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表示表示,并用t检验。对比两组数据间的差异性,当P<0.05时,说明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吋说明其差异
6、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CSS与NIHSS对比两组患者的CSS与NIHSS的评分,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性,即P>;0.05,通过不同方式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性即P<0.05,详情见表1.2.2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判断其临床疗效,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09%,两组数值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详情见下表2.3.讨论大面积脑梗塞是指患者出现梗塞的面积达到4cm2以上
7、,或者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脑叶出现了梗塞,多数是因为颈内动脉或者是平中动脉出现了堵塞导致的。其病因有原发与继发两种[3],原发性的脑梗塞是因为脑血管中的血液动力学出现异常,继发性脑梗塞是因为血栓的移动到脑血管出现堵塞而导致的。不管是由于那种情况发生的脑梗塞,都会对患者产生严重的伤害[4],如果治疗不及吋,患者会留下程度不同的后遗症,所以尽快有效的治疗大面积脑梗塞对患者的生命以及今后的生活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5]。从上述试验可以看出运用依达拉奉与毗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疗效要远远好于单纯使用毗拉西坦疗效,而
8、口实验组患者的临床预后要好与对照组⑹,说明实验组的治疗方式能有效的修复梗塞带来的脑损伤,帮助患者早日出院。【参考资料】⑴过宓,吕庆伟,章国海,杨松斌,沈良军•人骨瓣减压治疗急性人面积脑梗死37例疗效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5,03(33):445-446,⑵孙佳红,葛永玲,赵凤玲•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发生致死性脑水肿的早期预测因素[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07(12):550-552.[3]杨志宏,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