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区物质空间形态探究

城市滨水区物质空间形态探究

ID:31772902

大小:62.3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18

城市滨水区物质空间形态探究_第1页
城市滨水区物质空间形态探究_第2页
城市滨水区物质空间形态探究_第3页
城市滨水区物质空间形态探究_第4页
城市滨水区物质空间形态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滨水区物质空间形态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滨水区物质空间形态探究【摘要】滨水区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本文从城市滨水区的基本概念着手,以南京市外秦淮河部分地段为例,探讨城市滨水区物质空间形态研究的三个层级,力求为广泛展开的滨水区更新建立基础。【关键词】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南京;外秦淮河1.引言(1)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也即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城市滨水区的概念笼统的说就是“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其一般由水域、水际线和陆域三部分组成。滨水区是城市陆地与水体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其物质空间形态的肌理痕迹必然与远离

2、水体的区域有所不同。为此,本文选择城市滨水区展开深入的案例研究,以期为滨水区的设计操作建立基础。(2)形态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Morph(构成)和Logos(逻辑),意指形式的构成逻辑。随着城市研究的深入和学科间的交叉,地理学和人文科学的学者首先将形态学引入城市的研究范畴,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城市的形成、发展和变迁等问题,将城市置于相对的时空结构作剖析,研究城市演变和发展的规律。用形态的方法分析与研究城市的社会与物质等形态问题可以被称为城市形态学。1.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2.1研究方法。本文从中观层次展开研究,主要关注城市滨水区街道系统、地块和建筑的形态

3、特征。采用的技术手段有:地图与图解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滨水区内道路、地块和建筑各主要城市物质空间要素的分析。2.2研究对象。本文选择南京市外秦淮河定淮门至清凉门段滨水区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物质空间形态。研究范围北至定淮门大街及模范西路,南至清凉门大街,西至江东北路,东至虎踞北路(图1)。研究范围被外秦淮河划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外秦淮河以东部分位于主城区,主要以教育科研用地和公共绿地为主,包括南京艺术学院、江苏教育学院和清凉山体校等单位大院以及古林公园、石头城遗址公园和国防园等公共绿地;外秦淮河以西位于河西新城,主要以居住用地为主。两个部分的物质

4、空间形态差异明显,同时与远离滨水区的区域相比,物质形态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故以此为案例来研究城市滨水区的物质空间形态。3.滨水区形态分析的层级参照城市地理学理论,城市平面可分为三个层次,街道模式、土地使用模式和建筑模式,以此观照城市滨水区内部的尺度层级,可划分为道路格局、地块形态和建筑肌理三个层次。2.1道路格局。(1)道路格局形态是城市路网与水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的道路格局决定了街区的形态及大小,同时也导致了不同的城市形态,道路格局是城市滨水区物质空间形态研究的重要层面。(2)从滨水道路与水体内在结构的联系上看,可以将其概括为三种类型(图2):

5、第一种是道路为水体几何形态主导的自由网格模式,如威尼斯自由的城市道路系统;第二种是无视水体剪切或者穿越的规则的网格模式,如华盛顿规则的道路格局;第三种是规则的网格主导下的双棋盘模式,如苏州古城的水网结合路网规则的双棋盘模式。3.2地块形态。街区形态是由周边城市道路的走向与位置决定的,一个街区由一个或多个地块构成,地块的土地利用属性、强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影响了街区的物质空间形态特征,同时地块也是开发建设的基本单元,它与街道共同作用,对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特征和发展模式起着决定性作用。3.3建筑肌理。肌理,原本是美学概念,指由于材料的不同配置、组成和构造

6、而使人得到不同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触感。建筑肌理就是建筑物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开放空间的集合,它们形成一个粘合在一起的整体,要么因为它们都建立在相同的时间内或者在相同的限制条件下,要么因为它们经历了一种共同的转换进程。建筑肌理反映了城市空间的组织方式,不同的空间组织方式形成了相异的建筑肌理,反映了人们使用空间的行为模式差异。3.南京市外秦淮河部分地段的空间形态分析2.1道路格局。(1)道路是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基本元素,是城市发展的主要骨架,道路格局将城市用地划分成街区,进而影响着城市的形态。研究范围内的道路格局与水体有着极为清晰的联系,有些平行于河流,有

7、些垂直于河流(图3)。比如平行于外秦淮河的龙园东路,在城市建设史上,河流旁的城镇一般会在河道的一边或两边设置街道以进一步明确河流的走向;又如定淮门大街、草场门大街等垂直于外秦淮河,以期将街道和城市活动区扩展到滨水区,同时又强化了东西向的视觉通道,将外秦淮河以东的滨水公共绿地的景观拓展至外秦淮河以西地区。(2)该研究范围内干道系统总体上采用了网格布局形态,但与"横平竖直”的规则正交方格网格局相比,道路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和变形,这些妥协和变异可能来自某些如山体或河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孕育着某种刻意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甚至可能是完全有意识的行为[5

8、]。网格的优点就在于它的可适应性,既能适用于中等尺度的城市也能够承受现代大都市的超级街块,原本简单的初始网格可以以几乎无限制的方式扩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