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区域空间景观营造对策探究

城市滨水区域空间景观营造对策探究

ID:43943650

大小:33.3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7

城市滨水区域空间景观营造对策探究_第1页
城市滨水区域空间景观营造对策探究_第2页
城市滨水区域空间景观营造对策探究_第3页
城市滨水区域空间景观营造对策探究_第4页
城市滨水区域空间景观营造对策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滨水区域空间景观营造对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滨水区域空间景观营造对策探究摘要:不合理的开发设计行为会使自然生态环境及人文生态环境都遭到严重破坏。将自然、人文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滨水区域设计结合起来,对我国未来滨水区域的开发建设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兰州市北滨河空间景观设计为例,提出滨水区域景观营造对策。关键词:城市滨水区域;景观营造对策;城市设计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区域,指城市中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市滨水区的概念,是相对于乡村滨水区、自然状态的滨水而言的,是人类社会城市化的产物,更多的具有人工性的特征。1•研究背景1.1我国滨水区域开发建设我国城市的大部分滨水区由于良好的区位,优美的景观等原因而成为

2、开发建设的热点地区;另一方面,全国各类国家级、省级以及市级的山水林城市的评选活动以及目前世界领域范围内对于滨水地区建设的关注也对我国城市的滨水区建设起到了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许多城市在滨水景观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女口:青岛、大连、南京、成都、合肥、武汉等。广州、温州、济南等城市都将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作为城市形象。1.2城市滨水区域空间景观设计的现状问题1.2.1设计单一,割裂了城市与滨水区域的联系。从这些年来我国滨水景观设计实践的成果表明,许多城市对城市滨水空间进行景观设计或开发建设时都忽略了城市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日益增多的联系:一方面将城市空间与滨水空间几乎完全割裂为两个部分,另一方面,自

3、然水域也仅仅作为一项景观要素而定义,没有通过整合渗透到城市的大环境中去。1.2.2强行开发,忽视原有自然资源。当前,在许多城市滨水设计中没有注重原有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及利用,开发充满了功利性质。比如对滨水区域任意进行土方加减,填河筑路,营造大尺度的人工景观,不仅造成了资源及经济的浪费,还使城市滨水区域水系破坏、污染严重,造成滨水景观破败的局面。1.2.3设计忽视地方文化,地域特色不突出。城市滨水区域往往包含有历史烙印,传承着当地的传统文化,是展示地方特色文化的窗口。面对国际化日趋同化的项目开发模式和国内急功近利的开发趋势,设计往往忽视了潜藏在滨水区域中的其它因素,如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

4、发展条件等,单纯追求现代化,毫无地方特色和可识别性。2.城市滨水区域的空间景观营造对策一一兰州市北滨河景观设计2.1现状概况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兰州市北滨河路,西起西沙大桥头的排洪沟,东至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南大门,南段以北滨河路北侧的人行道为界,向北50m宽的区域范围内,形成长条形带状绿地,全长853km。场地土地性质属于城市绿化用地,项目总用地面积为415570m2,从西向东项目总长度为8531m。项目地点因修建北滨河路是就地取沙,形成很多深浅不一的坑洼地带,因而地势高差较大,从3-7m不等。现场水电通讯等公用工程可就近解决,该工程所需绿化土水,可借黄河岸边相近位置的。2.2项目目标现北滨河路

5、是由西出入兰州市的主要通道。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决定对北滨河路农沙段北侧进行绿地景观营造,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及投资商来旅游、投资,提高兰州作为甘肃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加大兰州市改革开放的力度。北滨河路生态景观的建设能够实现城市的生态恢复、提升城市景观效果,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综合目的,保证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具有旅游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北滨河路生态景观工程的建设从生态角度出发,将多层次的植被错落配植,以植物群落为单位,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植物体系。恢复这些自然因素的内容联系,最终实现城市的生态景观提升,改善城市印象,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综合目的。本次规划通过全新的设计理念和

6、造景手法,将水体景观作为整体规划的主要元素,形成特色突出、风格迥异、规模宏大的水景园区,将北滨河路建设成安宁区的迎宾大道。2.3设计方针根据兰州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生态发展现状,以改善兰州西部区域环境质量,提高安宁的核心竞争力,改变游客对兰州城市的印象,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规划设计遵循“注重生态、合理布局、内容新颖、特色突出、持续发展”的方针,增强人的生态环保意识,创建情趣高雅的生态景观,充分发挥水体及植物树木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该地关联着城市各种各样的功效区,具有着交通性、景观性、生态性这3大功能。除此之外,还要承担继承该区域的传统文化,更需要满足各类人的审美需求等

7、一些不是属于物质性东西的重任。这反映了一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成为城市形象形态以及城市环境艺术景观的重心。2.4设计原则2.4.1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规划布局,在景观设计中,为了充分展示景观效果,必须因地制宜进行景观设计。应根据地形所处的位置的特性来构造方案。如驳岸如何处理能够趋于自然,是否合适水生植物生长,岸域坡斜是否过大等等。水体景观单独靠水体本身是无法成立的,与河流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