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稳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扎实稳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ID:31762390

大小:63.7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17

扎实稳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1页
扎实稳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2页
扎实稳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3页
扎实稳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4页
扎实稳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5页
资源描述:

《扎实稳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扎实稳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党中央为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一个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举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短短的个字,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展现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型农村形态。它充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注重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下面,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点认识。一、牢

2、记历史使命,深刻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过去,我们实行的是农村支持城市、农业为推进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政策,为此农民做出了巨大奉献。这在一定历史阶段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有关农村的两个尖锐问题无可回避:一是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和农民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二是农村的现代化若不能同步有效推进,整个国民经济的成长将因此遇到阻滞。现在,这两个问题越来越迫切,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三

3、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上先后进行过两次重大调整。第一次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次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属于第三次重大调整,其实质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做出这样一个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施政品格。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开始具备同步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能力。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

4、总量大大增加,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美元,城镇化水平已达到%,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上升到%左右,国家公共财力越来越雄厚,经济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已经有必要而且开始有能力转而采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取向。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历史发展阶段性和现代化进程规律性的科学把握。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落实中央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政策,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农村的

5、面貌一定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是关于“三农”理论的重大创新。历史上,我们为解决“三农”问题陆续出台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基本上属松绑和减负范畴,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城乡差距、工农差别不是在缩小,而是在继续拉大。其症结仍在于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没有得到根本调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没有得到彻底打破,农村难以得到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辐射带动。一些关系长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农村发展的规划问题、机制问题、途径问题、组织保障问题,以及农村税费

6、改革后乡村职能转变问题,都亟待我们从整体上去研究和解决。农村社会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党群干群之间,也积累了不少错综复杂的矛盾,成为党长期执政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隐患。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把握了新时期的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找到了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农村的结合点。这一系统的战略规划,必将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闯出新路,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谐稳定,使农村不再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包袱,而是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二、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稳步

7、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城市在得到一定发展并具备相应能力后,必须带动和支持农村发展。目前农民的资本积累还没有完成,单纯依靠农村自身发展来改变落后面貌,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在巩固“少取”成果、加大“多予”力度的同时,注重在“放活”上下功夫,全面加大惠农支农力度,努力使农民更加富裕,农业更加发展,农村更快变新。(一)以发展城郊特色农业为突破口,切实增加农民收入。1•高度重视城郊特色农业。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辐射带动效应越来越明显的形势下,大力发展城郊经济,已经成为推进城市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8、。第一,这是转移农村劳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