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特点研究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特点研究

ID:31759464

大小:56.3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特点研究_第1页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特点研究_第2页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特点研究_第3页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特点研究_第4页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特点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特点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特点研究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特点,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L1月诊疗的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多数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血小板、白细胞上升或正常;红细胞沉降、C反应蛋白检验没有异常;痰培养大多为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复合性感染;部分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结论采取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痰培养、生化测定、血气分析等综合检验方法,能有效的提高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准确率,避免出现误

2、诊、漏诊现象,为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重要依据。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特点肺炎支原体作为引发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一种主要病原体,在小儿肺炎中所占比例高达30%左右[1]。支原体与细菌、病毒等其他生物相比,具有原始、无特异性、自行繁殖等特点,一般附着在呼吸道上皮细胞中,抑制上皮细胞的活动且释放过氧化氢等物质损害机体细胞,从而诱发呼吸道感染疾病[2]。然而由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特点与其他肺部感染相似,时常出现漏诊等现象,影响患者治疗[3]。因此采取区别与其他感染病原体的检验方式十分必要。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

3、2010年1月〜2013年11月诊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共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在2〜8岁,平均年龄(4.6±2.4)岁;病程在1w〜3个月,平均病程(1.1±0.48)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标准。1.2方法对所有小儿患者先进行白细胞、血小板等血常规检查、生化测定、尿常规等多项检查。然后采取相关方法对患者血清中的MP-IgM抗体进行检查。此外还要进行痰培养试验、生化测定、血气分析等。其中血气分析要求采取患者前臂动脉血,并经肝素抗凝,常温下在30min内检测。1.3观察指标对所有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血常规

4、检查、尿常规检查、生化测定、痰培养、血气分析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中白细胞数量在4.0X109/L以下的10例,占20%;白细胞数量在4.0X109/L〜10.0X109/L的17例,占34%;白细胞数量在100X109/L以上的23例,占46%。50例患者血小板数量在100X109/L以下的11例,占22%;血小板数量在100X109/L以上的39例,占78%。患者红细胞沉降20mm/h(红细胞在1h下沉的距离)以上9例,占18%;患者C反应蛋白在10mg/L以上21例,占42%。

5、2.2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患者尿常规检查结果正常者35例,占70%,不正常者15例,占30%。其中,尿蛋白(+)6例,占12%(6/50),尿红细胞RBC(+)2例,占4%(2/50),尿白细胞WBC(+)3例,占6%(3/50),尿潜血(++)7例,占14%(7/50)o2.3血清MP-IgM抗体结果分析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中肺炎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16例,占32%;支气管肺炎9例,占18%;急性支气管炎19例,占38%;支气管哮喘6例,占12%。2.4痰培养试验痰培养中阴沟肠杆菌阳性1例,占2%;肺炎支原体阳性8例,占16%;肺炎

6、克雷伯菌阳性2例,占4%;肺炎链球菌阳性4例,占8%。2.5生化测定结果分析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其中,小儿患者出现低钾症状8例,占16%;出现低钙症状6例,占12%;出现丙氨酸转氨酶轻微上升7例,占14%。2.6血气分析结果血气分析异常患者21例,占42%,心肌酶轻度上升23例,占46%。3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常发于小儿和青少年中,年龄在4〜20岁。临床上关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理主要是支原体一般附着在上皮细胞上,且能释放出减缓呼吸道纤毛运动的毒性代谢物质,导致上皮细胞损伤或坏死,进而引发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及时

7、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至关重要。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等,与其他肺部感染特征有相似之处,易混淆。目前检验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手段是血清中的MP-IgM抗体检查,辅助检查方法有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生化测定、痰培养及血气分析等。一般而言患者MP-IgM抗体在患者发病lw左右就可诊断出,采取有效措施对MP-IgM抗体进行检测,及早的诊断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进而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4]。本研究对我院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采取上述综合检验方法,发现患者白细胞上升或正常共40例,所占比例为80%,患者红细胞沉

8、降9例,所占比例为18%,C反应蛋白阳性21例,所占比例为42%。总而言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要采取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生化测定、痰培养试验、血气分析等综合检测方法,提高其检验正确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