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55671
大小:120.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1-17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评论家认为,余华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某种对待世界的态度,有时让人难以理解。该_______的地方他偏偏平静如水,该掩鼻而过的地方他偏偏_______地反复把玩。该悲悯的地方,他又偏偏________,把应该有的万千愁绪化为_______的扑哧一笑。A.心旌摇荡饶有兴致忍俊不禁没心没肺B.心惊胆战情有独钟轻描淡写无缘无故C.心惊胆战饶有兴致轻描淡写没心没肺D.心旌摇荡情有独钟忍俊不禁无缘无故【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
2、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心旌摇荡:面对自己想要或想得到的东西,心驰神往,不能自制。心惊胆战:形容十分害怕的样子。饶有兴致:很有兴致地看着一样物体或事物或令人感到很有趣,并十分注意。情有独钟:是指对某人或某件事特别有感情,把自己的心思和感情都集中到他(她、它)上面。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轻描淡写:1.用浅淡的颜色轻轻描绘。2.说话或行文时有意把某个问题轻轻带过。没心没肺:一指谓不动脑筋,没有心计。二指的是一些冷酷残忍、心狠手辣,甚至对待亲人、朋友手段都极其恶毒,缺乏感情色彩。无缘无故:没有一点原因。本题应注意所填词语与句子中已给的词
3、语的意义关联,句子中的“偏偏”包含语气的转折,最后一个横线上的词语用来修饰“扑哧一笑”,综合考虑清楚,应选A。【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18-2.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进入60年代,诗歌面貌发生了重大转变,。,:,;,偏重于革命的壮志豪情的抒写和斗争精神的表现。①诗
4、歌的美学风格的追求经历了一个产生分化又重新整合的过程②写实道路为绝大多数诗人所放弃③另一些诗人以郭小川和贺敬之为代表,将诗与政治时事紧密结合④分化主要产生两种倾向⑤一些诗人开始刻意追求优美和谐的意境⑥努力寻找和创造生活的诗情画意A.⑤⑥③①②④B.②⑤⑥③①④C.②①④⑤⑥③D.⑤⑥③①④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解答此题,结合“转变”分析,②为首句;结合“分化”分析,①④在一起;结合“一些诗人”“另一些诗人”分析,⑤在③前面;由“刻意追求优美和谐的意境”“寻找和创造生活的诗情画意”分析可知,⑤⑥在一起,综合
5、C项正确。3.根据诗中描写的季节,下列诗句分类恰当的一项是甲、春季乙、夏季丙、秋季①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②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③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④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⑤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⑥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A.甲:②③乙:①⑤丙:④⑥B.甲:②④乙:①⑥丙:③⑤C.甲:④⑥乙:②③丙:①⑤D.甲:④⑤乙:②⑥丙:①③【答案】B【解析】-18-【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理解与分析。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分析季节。①中,结合“芰荷”分析可知,为夏季;②中,在栽有万棵杏树的江边园林,一夜春风催花开,为春季;③中,结合“草低”分析,为秋季;④中,结合“燕草如碧
6、丝”“秦桑”等分析,为春季;⑤中,结合“霜”分析,为秋季;⑥中,结合“小麦覆陇黄”分析,为夏季。故选B。4.以下是几位学者探讨“文学怎样讲述中国故事与中国经验”话题时的发言,最契合论题的一项是A.历史的风起云涌、传统的塌陷和人伦的巨大改变,便是中国文学讲述的中国大故事,这样的大故事对世界文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B.不了解中国当下发生的一切,没有把握中国问题的思想能力,我们的作家就不能算作一个优秀的作家。C.在精神上站立起来,将中华民族几千年凝聚而成的精神遗产继承下去,同时,在当代中国故事中提炼当代精神核心,构筑中国文艺的内在支撑。D.今天的作家,有责任、有使命让世界听到、读到、看到中国故事,让
7、凸显东方智慧的中国故事滋养和修复曾偏斜、西化的人类文明。【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题干中的“怎样讲述”强调的是方法和途径,只有C项是最契合该论题的。A项,阐明了什么才是“中国故事”;B项,从了解和把握中国问题的角度提出了优秀作家的标准;D项,阐明了作家的责任和“中国故事”对于人类文明的重大意义。故选C。5.下列选项中,给右图漫画拟题不贴切的一项是A.“手”“机”合一B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