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文化格局及其发展导向

当代中国文化格局及其发展导向

ID:31753009

大小:55.9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当代中国文化格局及其发展导向_第1页
当代中国文化格局及其发展导向_第2页
当代中国文化格局及其发展导向_第3页
当代中国文化格局及其发展导向_第4页
当代中国文化格局及其发展导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中国文化格局及其发展导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当代中国文化格局及其发展导向[摘要]当代中国文化格局的主要特征是"一主多元”,主要由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外来文化等三大要素构成,其中主流文化居于主导地位。把握“一主多元”的文化格局,必须坚持主流文化主导与多元文化发展相结合、多元文化并存与建设和谐文化相统一的原则,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发展中的引领和主导作用。要深刻认识''一主多元”文化格局的特色化、层次化、规范化发展趋势,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格局一主多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导向[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007—

2、1539(2012)02-0105-06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多样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等趋势的发展,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形成了“一主多元”的文化格局。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主流文化的地位不可避免地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因而,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当前的文化格局,推动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们深刻认识这一问题指明了方向。一、“一主多元”的文化格局一

3、般来说,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有学者认为,“广义的文化即人化,它映现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和方式。狭义的文化特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是政治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本文主要是从狭义上使用文化这一概念的。当前,我国的文化格局主要由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外来文化三大要素构成,其中,主流文化居于主导地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外来有益文化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和目标,实际上体现了当代中国文化

4、格局的发展走向。(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基础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学术界有多种界定。一般来讲,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五四运动以前的中国文化,包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近代传统文化。儒、道、墨、法及佛教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等。代表作是四书五经,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儒家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

5、提倡“德治”;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希望通过道德修养来实现“内圣外王"的政治抱负;要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反映了儒家从容进退的心态。道家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其中心思想是道,主张道法自然,天地合一,无为而治。"无为”,即是无意于为,它要求不执著一定的道德规范,无意于求得“善”的美名。道家反对世俗的道德规范和善恶观念,认为仁义道德规范是社会关系混乱的产物,'‘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因此,道家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6、、“绝巧弃利”。道家否定进取的人生观,强调"知足常乐”,主张“谦下、柔弱、不争”的处事态度。墨家思想以“兼相爱,交相利”,为标志,以贵义、尚利的功利主义为特点,反映了平民、小私有劳动者的利益。法家认为法制高于道德,最高的行为准则是法而不是道,主张依法而治,反对礼制。佛家教人以“慈悲为怀”,主张“普度众生"、“止恶扬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道、墨、法各家及佛教的上述各种观点共同构成了传统中国社会的理想人格、价值取向和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理想人格主要是一种理想道德人格,大都是具有高尚道德的典范。如君子、大丈夫、圣人、圣

7、王等都是用来表示理想人格的概念。我国最早的哲学著作《周易》明确提出了"君子”、“圣人”、“大人”的理想道德人格概念,但基本上都是针对上层统治阶级而言的。孔子继承了《周易》中“君子”、“圣人”的理想道德人格概念,并最早从普遍的意义上把“君子”、“圣人”作为“众趋人格”来解释。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君子”、“圣人”的理想道德人格模式,进而提出了“内圣外王”的主张和“大丈夫”的理想道德人格。道家也提出了自己的理想道德人格。老子虽然也把自己所追求的理想道德人格称之为“圣人”,但他所说的“圣人”同儒、墨诸家所说的“圣人”在内涵上有本质差异

8、。儒、墨诸家所说的“圣人”都是“有为"的杰出人物,而老子所说的"圣人”却是“无为”的典范。他强调“无为”、“不争”、“知足”才是圣人的品格。墨家提出的道德人格理想是“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墨子・尚贤上》),并把具有德行、善于言谈、艺术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