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52306
大小:55.6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对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分析。结果: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二维表现为边界不清楚的囊实性肿块,少部分可表现为实质性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其内可见多个条索状货枝条状暗区伴液性区或蜂窝状多囊性肿物,有时还可见伴有声影的点状强回声,为静脉石所致,CDFI为低速缓慢血流。探头加压后血流信号明显增加特点。结论:彩超对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关键词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彩色多普勒超声海绵状血管瘤一般由小静脉和脂肪组织构成。它的形态和质地均像海绵,故而得名。多数好
2、发于颊、颈、眼睑、唇、舌、口底,生长在皮下组织内,也可生长在肌肉内,少数可在骨或内脏等部位。但常见软组织血管瘤、缺乏皮肤颜色的改变,临床上不易与其他软组织肿瘤相鉴别。随着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的发展,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率有了很大提高。现将近6年来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海绵状管瘤的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06〜2011年收治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6〜52岁,可扪及肿块,质软,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感。方法:使用仪器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采用直接接触法,以肿物为中心对病变部位作横、纵切面扫查,先用二维
3、超声观察肿块大小、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等,再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周边及内部血流,速度标尺调置中低档,彩色增益调至噪声刚好消失。再用探头加压法观察肿物内部血流情况。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30例患者,病灶均位于皮下软组织内。包块位于头面部10例,颈部6例,上肢外侧5例,下肢5例,臀部4例。病灶范围5.5cmX3.2cmX2.6cm〜9.5cmX6.lcmX2.9cmo距皮肤表面2.0〜5.7mmo以上30例海绵状血管瘤声像图表现为:①边界不清楚的囊实性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其内可见多个条索状或枝条状暗区伴液性区或蜂窝状多囊性肿物,10例可见单个或多个强回声斑,后方均未见明显声影,即
4、静脉石。②25例内可见CDFI: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5例CDFI:可检测出少血血流信号。③探头加压包块受压后包块明显变形,CDFI:显示血流信号明显增加。④CDFI:29例呈静脉低阻频谱,仅1例检测出动脉频谱,最大流速10.6cm/秒。讨论根据CDFI以及二维图形特性,对30例作出正确诊断,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血管发育异常的疾病,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以四肢、面部多见。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增殖所致,由形状、大小不一衬有内皮细胞的血窦组成,窦腔彼此交通像海绵状结构。腔内充满静脉血,腔隙内常见血栓,时有机化或钙化。这些病理特点构成了海绵状血管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显像基础。本文
5、30例中有10例患者病灶内可见强回声均不伴有声影,主要是由于窦腔内静脉血流瘀滞易形成血栓,血栓机化沉积后形成结石。此特点对超声诊断周围海绵状血管瘤有重要指导作用。对于肿块内部血流信号较多时,超声加压试验对诊断有重要帮助。超声检查与加压试验结合可诊断周围海绵状血管瘤。但需与蔓状血管瘤及海绵状淋巴管瘤相鉴别,蔓状血管瘤由于瘤体内存在动-静脉痿,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瘤体内见丰富红蓝相间的彩色血流充盈,颜色明亮,呈五彩镶嵌样,并且无需加压,瘤体内彩色血流就显示得非常清楚,脉冲多普勒探及高速、低阻力型动脉频谱,此点可以与海绵状血管瘤相鉴别;海绵状淋巴管瘤血供不丰富,加压试验不明显,即可与
6、海绵状血管瘤鉴别。总之,掌握周围海绵状血管瘤声像图的特征表现,就可以作出明确诊断,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辅助诊断依据。参考文献1张缙熙,姜玉新•浅表器官及组织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95-196.2藏晓红,郑建勋•高频探头及彩超在浅表软组织肿物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1997,6(4):236-238.3徐荣祥•当代外科新进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403-40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