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100例疗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100例疗效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0%(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1.2.1西医诊断标准有反复发作的呼吸困难、喘息、咳嗽、胸闷,发作多与接触冷空气、化学物理刺激、变应原、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因素有关,发作时双肺可闻及以呼气相为主的弥漫散在哮鸣音,治疗后可缓解,或自
2、行缓解。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者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1)支气管激发试验、运动试验阳性;(2)最大呼气流量(PEF)昼夜波动率或日内变异率超过20%;(3)支气管扩张试验为阳性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超过50%。1.2.2中医诊断标准发作时呼吸急促,有痰鸣音可如吼,胸肋胀满,咯黄色痰,或白色粘稠痰,胸中烦闷,大便干燥,或便秘,尿赤,面红口渴,苔黄,舌质红,脉滑数。1.3治疗方法1.3.1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患者入院后立即脱离过敏原接触,尽快缓解阻塞的通道纠正机体缺氧状态以恢复肺功能。急性发作期给予氨茶碱、酮替芬、舒氟美、泼尼松、
3、沙丁胺醇等药物治疗,哮喘持续状态给予吸氧、纠正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氨茶碱于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静脉注射,沙丁胺醇溶液雾化泵吸入,有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缓解期给予加强锻炼、脱离过敏原、消除病因治疗等。30d为一疗程。1.3.2观察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内服中药于外灸脸穴的中医治疗。急性期加用射干丸:射干、麻黄、五味子、陈皮、干姜各10g,半夏、百部、款冬花、浙贝母、茯苓、郁李仁各15g,细辛3g,皂荚6g,水煎顿服,每日1剂。缓解期加用方剂:黄罠、党参、紫河车、茯苓、半夏、川贝母、五味子各15g,白术、陈皮10g,甘草6g,竹沥水、生姜汁各
4、30ml(兑服)。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急性期于缓解期均给予外灸定喘、足三里、膏盲、肺脸、天突、膻中等穴位。30d为一疗程。1.4观察项目与疗效判断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值流量(PEF),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疗效:临床控制:无喘息症状,肺部哮鸣音消失;显效:喘息症状显著好转,哮鸣音显著减少;有效:喘息症状改善,肺部哮鸣音有所减少;无效:喘息症状无改善,哮鸣音无改变甚至加重。1.5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
5、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临床控制22例(22.0%),显效55例(55.0%),有效17例(17.0%),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临床控制10例(10.0%),显效44例(44.0%),有效23例(23.0%),总有效率为77.0%,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o见表lo2.2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两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o见表2。3讨论支气管哮喘是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等
6、炎性细胞及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等共同参与作用导致的气道慢性炎症[3],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的高反应,为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在发病的早期主要以小气道的炎症为主,随着炎症长期的存在,气道发生重塑,痉挛、受阻,导致支气管哮喘形成[4]。临床表现主要为发作期的呼吸困难、痰鸣音等,严重无法平卧。西医常用治疗方法为止喘,静脉应用地塞米松、氨茶碱,但不良反应较大,危险性高,用药时间长,治疗剂量接近中毒剂量,且使用氨茶碱需监测血药浓度,使用不易掌握[5]。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及抗渗漏的作用,与B2受体激动剂是治疗重症哮喘的首选药物。但
7、长期应用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激素抵抗、激素依赖、B2受体密度低等,加重哮喘治疗的难道[6]。支气管哮喘在中医范畴属于“哮证”,为痰鸣气喘疾患反复发作,认为痰为哮证之根源,为“哮有宿根,遇寒而发”[7]。中医治病原则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8]。哮喘急性期主要为寒痰扰动,故应攻邪治标,温肺平喘、祛痰利气,宜用射干丸,剂中射干泄热破结、祛痰降逆,功擅降气,细辛与麻黄可温肺散寒、平喘宣肺,三种药物配伍使用可将气化痰、发散风寒、平喘止咳。款冬花与百部可止咳、温肺,半夏与浙贝母可降逆、涤痰,四药物配伍可达到祛痰、镇咳之功效。五味子的酸收
8、肺气功效可收敛细辛与麻黄之过散,干姜可化痰温肺,两药可增强温化寒痰功效。郁李仁滑肠下气润燥,皂角功散坚痰,陈皮燥湿理气,三药共用可利气化痰平喘[9]。支气管哮喘发病久则正气虚,故缓解期宜补肺、肾、脾之虚,扶正培元。方中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