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40例疗效观察

中医药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40例疗效观察

ID:31744702

大小:56.8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中医药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40例疗效观察_第1页
中医药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40例疗效观察_第2页
中医药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40例疗效观察_第3页
中医药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40例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40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药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40例疗效观察朱创业(河南省原阳县中医院中医内科河南原阳453500)【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中医骨伤科2010年5月一2014年4月收治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常规组给予患者口服葡萄碳酸钙片、维牛素D,而试验组全部口服中药治疗,一个疗程为两个月,全部服用三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三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5%,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2.5%,对比两

2、组差异明显,P<0.05o结论: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显著优于西医药物对此病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关键词】中医药;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0-0333-02我国己经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患者也越来越多,也逐步对人们的日常牛活产牛影响。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

3、骨质吸收增多所致。由于中医药的特殊的治疗功效,可以对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起到一定的维护作用,从而减轻家庭与社会的经济负担。作者将中医药理论应用到临床治疗中,收获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中医骨伤科抽选2010年5月・2014年4月治疗的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组为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常规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50〜72岁,平均年龄为61±3.5岁,其中32例为骨痛患者,8例为骨折患者;试验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48〜70岁,平

4、均年龄为59±2.6岁,30例骨痛患者,10例骨折。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常规组:40例患者全部口服骨营养补充剂,主要为:葡萄糖酸钙片,每天三次,一次0.5g;每晚口服维生素D20μg,共三个疗程。1.2.2试验组:40例患者全部口服中药治疗,一日两次,一次200ml,三个疗程,其主要成分为:牛膝10g、熟地12即黄K15g>山药15g、白术8g、ill萸肉12g、陈皮8g、阿胶8g、川^10g>甘草也、当归15g,在上述药方的基

5、础上可适当增减,如患者表现腰膝酸痛、耳鸣、耳聋、脫发,舌苔淡、白,脉搏微细,可以适当添加黄精10g、狗脊12即龟板10g;如果症状表现为腰膝酸沉、浑身无力、畏寒肢冷、面色发白,久泻不止,浮肿,舌苔淡白、脉沉细者,可以添加制附子9g、菟丝子10灯若临床症状为腰膝酸痛、腹胀纳少、懒言,面色萎黄,舌苔淡白、脉搏缓慢者,可以添加党参10g、白扁豆10®1.3疗效判定:疗效的判定标准主要是以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拟定[1]。显效:腰、膝、肩、背等多个部位的痛感消失,肢体功能活动正常;有效:腰、膝、肩、背等多个部位的痛

6、感减少,肢体功能活动人体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进行数据处理,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对比两组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三个疗程后可得出,试验组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2.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5%,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见表。表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常规组4022(

7、55.0)17(42.5)1(2.5)39(97.5)试验组4015(37.5)18(45.0)7(17.5)33(82.5)注: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常以骨的微观结构退化和骨量变少为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症状为骨骼疼痛、驼背、骨折,严重者可表现为呼吸困难等⑵。西医药物主要以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为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受到众多医师的认可,但由于西药治疗效果缓慢,毒副作用大,价格较高,成为了大多数老年患者的经济负担,其长期的疗效并没有得到相关专家的认可[3]。

8、中医将骨质疏松症归为“骨痹”、“肾虚”、“骨痿”的范围内,其方药主要组成成分为:牛膝、黄茂、白术、陈皮、熟地、当归、山药、山萸肉、川苇、阿胶、甘草,其中药方中熟地、阿胶起到补血、益精填髓的作用,山萸肉可以滋阴补脾,牛膝则补益肝肾、强腰健骨,而黄茂、白术、当归补中益气健脾,陈皮行气,当归、川苇起活血通络作用,甘草调和诸药,共同达到奏补益肝肾、健脾活血的疗效[4-5]o本文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