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44381
大小:59.9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中药内服加西药喷剂外用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内服加西药喷剂外用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研究[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结合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外用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征求患者和家属意见后将符合标准的59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结合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外用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外用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2.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临床症状连续3个月以上有鼻塞、鼻痒、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等症状,
2、鼻腔检查可见黏膜苍白水肿或鼻甲充血肿胀,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呈阳性,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呈阳性。1・3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学会1997年制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4]。1.4排除标准孕妇及哺乳妊娠期妇女,对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过敏者,哮喘、肿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及肺结核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者等不适于本研究治疗方法的患者。1.5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葛兰素史克生产,商品名:伯克纳),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每鼻孔2掀(40ug/掀),每天用药量为400ug,连用1个月为1个疗程。喷鼻后适当用淡盐水清洗鼻腔。治疗组在使用丙酸倍氯米松鼻
3、喷雾剂药物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调理治疗,方药组成:黄竄30g、防风30g.党参15g、辛夷10g、白术10g>柴胡10g、令苍草10g、诃子10g、五味子10g、炙甘草10.细辛3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服用。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治疗方法,戒烟限酒,少吃辛辣油腻食物。随访时间6〜9个月。1.6疗效判定标准按照海口会议修订的疗效评定方法进行疗效评定[3]o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半年以上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明显减轻,偶有复发;无效:临床症状体征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变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
4、例数X100%o1.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中医认为发生过敏性鼻炎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肺、脾、肾三脏虚损,脏腑功能失调;外因主要风寒、异气之邪侵袭鼻窍而致病[8],内因为本,外因为标,二者合而为患,致肺气虚弱,卫阳不固,风寒外邪乘虚而入,或异气诱发所致,故中医讲究辩证施医,标本兼治。治疗中药方剂中,黄茂有养肝利脾、益气固表之效用;防风有祛风胜湿、抗过敏之用;党参可健脾益肺,增强免疫力;❷签草可滋阴养血、治肝肾风气;炙甘草可补脾和胃,益气复脉;辛夷主治鼻塞、鼻渊、鼻流浊涕;白术用于脾虚食少、痰饮眩
5、悸;柴胡用于感冒发热、清虚顺气;诃子能治喘咳痰嗽;五味子可敛肺滋肾,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咳、气喘;细辛可温肺通窍、治鼻塞、鼻渊。通过服用这些中药,内可补肺固卫、温阳健脾、温肾助阳、化气行水,外可祛寒养气,除邪驱异,达到提高机体免疫、降低机体过敏状态的功能,发挥出安全可靠、疗效持续、复发率低等效用优势。相对于西药作用快却在药物疗效过后症状多复发的特点,中医药治疗作用慢但疗效稳定而持久的优点,把中西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优点结合起来并发挥出来,达到显著、高效、长期的治疗效果,正是中药内服加西药喷剂外用治疗过敏性鼻炎取得满意疗效的理论基础,该方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6、[1]BousquetJ,KhaItevN,CruzAA,etal.Allergicrhinitisanditsimpactonasthma(ARIA)2008[J]・Allergy,2008,63(86):158-160.[2]徐佩茹,李敏.过敏性鼻炎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7,25(1):4-7.[3]高建忠,郭蕾.麻附细辛汤加味治疗变应性鼻炎42例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3):41-41.[4]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
7、998,33(3):134-135.[5]刘桦,王鹤尧,张佳丽.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学杂志,2007,16(3):196-198.[6]韩德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新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90-193.[7]陆慧.伯克纳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1,8(11):12-12.[8]杜英杰,孔令娟,杨杰•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4):280-281・(收稿日期:2013-03-28本文编辑:袁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