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1743585

大小:131.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1-17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桃江一中2018年下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1.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这说明孟子A.背离孔子理念B.具有民本思想C.推崇德治主张D.倡导人性本善【答案】B【解析】“爱护人民为先”是典型的民本思想,所以材料说明说明孟子具有民本思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孟子不背离孔子理念,选项A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推崇德治主张的是孔子,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人性本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

2、本题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史实的备选项。2.《孟子》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密孔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由此可知,孟子主张A.遵从规律发展生产充实百姓财富B.鼓励农民按照农时辛勤劳动C.政府不要干预百姓的生产生活D.古代已经普遍形成环保意识【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不违农时……数罟(密孔的渔网)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17-是使民养生丧

3、死无憾也”反映了孟子反对过度的农牧渔业、林业的开发,主张遵从客观自然规律来发展生产,故A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按照农时辛勤劳动,而是说明遵从自然规律发展生产的必要性,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政府与百姓生产生活的关系,故C错误;“古代已经普遍形成环保意识”说法过于绝对,而且材料也无法体现这一结论,故D错误。故选A。3.韩非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矛盾”的概念。他还指出“定理有存亡,有生死,有盛衰”、“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为常。”这些思想A.反映了战国时期君臣关系的紧张对立B.反映了韩非对道家思想的继承与

4、发展C.表明了春秋时期辩证法思想的萌发D.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规范人的思想【答案】B【解析】“定理有存亡,有生死,有盛衰”、“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为常。”属于道家思想,体现出韩非思想含有道家思想成分,B正确;君臣对立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辩证法思想萌发不是材料主旨,C正确;D中属于法家思想主旨。4.西周分封制形成等级森严的礼序书面,决定了人们之间相对稳固的社会关系。但到春秋战国时期战乱、兼并等事件的频频发生促进孔子“克己复礼”、老子“小国寡民”。先秦诸子的这种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A.社会进步与付出代

5、价之间的矛盾B.先秦诸子的思想落后C.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D.社会变革符合历史潮流【答案】A【解析】材料说明西周分封制稳定了社会秩序,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社会秩序被打破,产生了孔子、老子要求稳定社会秩序的思想,说明春秋战国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但却造成社会动荡,故A正确;B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表述正确,但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5.据《汉仪注》记载:天地有大变时,皇帝派侍中持节赐死丞相。这种情况虽没有发生几回,但此后逢着天变把丞相罢免还是常事,就是不当权的也往往免不了这个责任。这主要反映了汉代-17-A.君主

6、专制统治的强化B.君权采取措施压制相权C.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D.君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答案】C【解析】【详解】“天地有大变时,皇帝派侍中持节赐死丞相”反映了当时皇帝把天地大变的原因与丞相相联系,并以此赐死丞相。其赐死丞相的目的是应对天地大变,并不是为了强化君主专制统治,故A选项错误;“天地有大变时,皇帝派侍中持节赐死丞相”反映的是皇帝通过赐死丞相的方式来平息天地的大变,反映了天人感应思想,并不是出于压制相权采取的措施,故B选项错误;“天地有大变时,皇帝派侍中持节赐死丞相”可以看出当时皇帝把天地大变的原因归结于丞相,并企图通

7、过赐死丞相的方式来平息天地大变,反映了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故C选项正确;“天地有大变时,皇帝派侍中持节赐死丞相”反应的是皇帝认为天地大变与丞相有关,企图通过赐死丞相来平息天地大变,并不是反映君权神授,没有体现君权与神权的结合,故D选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天地有大变时,皇帝派侍中持节赐死丞相”,联系所学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分析解答。6.《春秋繁露》中有关于“灾异”是“天谴”,帝王将兴有“美祥”、将亡有“妖孽”,治世与乱世有不同征兆与不同之气的内容。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因果报应B.天人合一C.君权神授D.天人感

8、应【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因果报应是佛教的思想主张,《春秋繁露》是儒学家董仲舒的作品,A项错误。“天人合一”强调天和人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君权神授”旨在强调君主的权威,与材料中的“妖孽”不相符,C项错误。“天人感应”指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与材料中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