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42280
大小:5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17
《当代文学下严辉课件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伤痕文学”的标志性作品:1977年11月《班主任》(刘心武)“伤痕文学”的开端之作。1978年8月《伤痕》(卢新华)“伤痕文学”由此得名。伤痕文学(伤痕小说):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出现的一批通过对文革生活及文革后人们的精神创伤的真实描写、大胆揭露、愤怒鞭挞,悲剧性地展现了那一场社会动乱及其给亿万家庭和人们造成的肉体和精神上的永不可平复的“伤痕”的作品。代表作品有:宗璞的《我是谁?》、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大墙文学”)、冯骥才《啊!》、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伤痕文学”对文革的揭露触及到了文革的本质,但对于文革产生的社会、历
2、史、思想根源缺乏冷静的思考,艺术表现也较幼稚。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解读(1)、意义:社会意义和文学史意义重大。(2)、谢惠敏性格:她的身上显示出了“四人帮”在人的思想和心理素质方面造成的恶果。良好的品质和荒谬的思想在她身上紧密结合,形成了她独特而具有普遍意义的性格。(3)、问题小说的创作模式:艺术上比较粗糙。刘心武在这一时期对文学的理解是朴素而简单的。文学就是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用自己的议论将小说的意义直接道出。创作经历和主要作品:70年代末――80年代初,伤痕小说的创作。《班主任》、《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这批作品的社会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文学
3、意义。b、80年代初中期,人性人情、市井小说的创作。《我爱每一片绿叶》。《如意》。80年代中期的“社会纪实小说”创作,写北京市民的生活和文化心态:《立体交叉桥》、《公共汽车咏叹调》、《王府井万花筒》等。作品的社会影响很大。c、80年代末――90年代,对人性恶的发掘。《风过耳》、《四牌楼》、《栖凤楼》三部长篇小说的创作标志着他的又一个高度。d、90年代后期以后,小说创作减少。提出“大众文学精致化,精致文学大众化”,希望沟通二者。近期作品继续关注城市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反思小说“反思小说”与“伤痕小说”:"伤痕小说是反思小说的源头,反思小说是伤痕小说的深化。
4、"“反思小说”指七八十年代之交开始出现的对建国三十多年来的历次政治运动和社会的曲折发展过程及其对人的命运的影响进行了冷静反思、重新审视的小说创作潮流。反思文学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属于一个较高层次。反思文学融入了理性批判精神,不再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在表现题材上也比伤痕文学大大地丰富了。在艺术手法上,除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外,还根据内容的需要,用了意识流、蒙太奇、荒诞、多视角的手法。“反思小说”的主要作品:反思建国以来的各种政治运动和“左”的思潮对人们生活和命运的影响,如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贤亮的《绿化树》、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等;...揭示封
5、建残余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和在人们精神上的烙印。如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叶蔚林的《五个女人和一根绳子》这些作品都体现了潜意识里的封建意识对人们的腐蚀和戕害对扭曲的人格及“国民性”的剖析和针砭。如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反思革命,反思党和人民关系和对官僚主义的批判,王蒙的《蝴蝶》、《悠悠寸草心》李国文的《月食》等作品王蒙的小说主要作品:1)50年代:《青春万岁》(1953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1956年)2)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创作了大量反思历史、反思革命、反映现实的作品。如《海的梦》、《春之声》、《蝴蝶》、《
6、布礼》等。2)80年代中后期:《活动变人形》(1987),试图表现在东西文化冲突中,知识分子身心的困窘处境。此后发表了一系列极度夸张变形的现代小说。寓言式写作。文化批判小说。3)90年代:“季节系列”:《恋爱的季节》(50年代初)、《失态的季节》(57年)、《踌躇的季节》(60年代初)、《狂欢的季节》(文革),这是王蒙对革命与知识分子命运反思的深化。后季节系列:《青狐》(2004)创作特点:1)始终不渝地关注时代风云、国家命运、思考革命的意义、人生的理想等问题,作品中有沉重的社会责任感和人生哲理意味。2)在艺术上求新求变,做了很多探索。如80年代初的“意
7、识流”;80年代末的“文化寓言”写作等。高晓声的小说代表作:《李顺大造屋》(1979)、《陈奂生上城》(1980)创作特点:1、对农民问题的深刻反思和农民形象的成功刻画:为农民写农民,而不是为政治写农民。揭示农民悲剧命运的自身根源。“国民性”批判。李顺大。陈奂生。“陈奂生性格”:A、农民的传统美德:B、弱者: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a、奴性。b、惰性。c、“精神胜利法”2)、艺术风格:小说语言平实质朴,叙述从容、清晰。平中见奇、冷中寓热。“含泪的幽默”。对农民的嘲讽中包含着浓郁的温情,表现了一种理解。张贤亮的小说“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
8、三次”。-《苦难的历程》80年代的作品主要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