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胃下垂临床分析

中药治疗胃下垂临床分析

ID:31734626

大小:56.4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中药治疗胃下垂临床分析_第1页
中药治疗胃下垂临床分析_第2页
中药治疗胃下垂临床分析_第3页
中药治疗胃下垂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药治疗胃下垂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治疗胃下垂临床分析李树峰(黑龙江省木兰县中医院黑龙江木兰151900)【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1-0087-02【关键词】胃下垂中药治疗胃下垂是指胃的纵轴向下延长,胃的下极明显降低,甚至低达小骨盆腔者,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疾病。多见于妇女,其中多子女者更为常见,亦见于瘦长体型者。饮食不节,久病体虚,或情志失调,气郁胃皖,中气不足,症见胃缓而不约,皖腹胀满,暧气不适,腹痛畅鸣,中医认为,木病多为中气不足,脾胃亏虚所为,当以益气升提,补中健胃;理气解郁,舒通积滞;化饮除湿,消食和胃;养阴生

2、津,协调阴阳。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例来自我院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43例。其中,势26例,女17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7.6岁。全部病例均经过X线顿餐造影确诊,以小弯切迹低于两骼骨幡联线水平1〜5厘米者为轻度23例,6〜10厘米者为中度17例,□厘米以上者为重度3例。经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25例,萎缩性胃炎7例,溃疡2例。所有患者均有慢性腹痛、腹胀,食后加重,平卧休息后好转,伴纳差神疲乏力,形体消瘦。1.2临床特点轻度胃下垂多无症状,中度以上胃下垂主要见慢性上腹痛与不适感、腹胀、恶心、暧气和便秘等;重度胃下垂病人往往食后或多食后即出现上

3、腹胀痛或不适,疼痛程度与进食量的多少有关,站立和运动时疼痛加剧,仰卧及垫高臀部时疼痛减轻或消失,碱性药物不能缓解疼痛。1.3体格检查嘱病人立位,直接在剑突下进行触诊,压痛明显;继后使病人呈仰卧位,将下垂的胃推举上移,再触压此点,则压痛减轻或消失。亦可嘱病人饮水一杯或食后进行腹部叩诊,可叩出胃下极轮廓下移至骨盆。2中药治疗2.1中气虚弱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气短不思饮食,胃下垂,胃痛隐隐,胶腹胀满,纳食减少,神疲乏力,动则尤其,手足不温,大便澹薄,舌质淡,脉细弱。当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为治,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茂15克,白术10克,陈皮6克,升麻6克,柴胡

4、10克,当归10克,枳壳15克,党参12克,砂仁3克(后下),炙甘草3克。水煎服。气滞者,加广木香10克。夹瘀血者,加桃仁10克,生蒲黄(包)10克,红花6克。痰湿者,加法半夏10克,茯苓10克。食滞者,加鸡内金6克,炒山楂15克,炒麦芽10克。痰热者,加竹茹10克,黄连4克,法夏10克。偏于擔又聘狡?克,干姜10克。2.2脾胃湿热主要表现为胃下垂,胃腔灼热,皖腹胀满,,恶心呕吐,口干口苦,身重困乏,大便秘结或澹薄,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当以清热利湿为治,除胀消满。可选用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加减。董香10g,厚朴10g,白蔻仁3〜6g(后下),

5、石菖蒲10g,黄苓10-15g,连翘10g,茵陈蒿15〜30g,六一散10g(包),该仁15g,枳壳3~6g。厚朴、枳壳理气除胀,蕾香、菖蒲、白蔻仁芳香化湿,连翘、黄苓、茵陈蒿清热利湿,六一散淡渗利湿,改仁健脾化湿。恶心呕吐者,加竹茹、陈皮和胃止呕;身面发黄者,加山梔、制大黄,即合茵陈蒿汤(《伤寒论》),清利湿热退黄。2.3气滞腹胀,有下坠感,痞满食少,急躁易怒,头昏头晕,消化不良,纳差食少,或呕苦水痰涎,暧气不舒,烦躁不安。脉细弦,或沉细,舌绛,苔白或干。此为气滞,胃气壅积所引起。胃气滞塞,不能通达,则腹胀,痞满。腹肌无力,站立重力向下,则坠胀。气滞胃气

6、上逆,则呕苦水痰涎。气滞,清气不能上升,则头昏头晕。气滞气郁,不能通达,则急躁易怒,烦躁不安。治则理气舒郁,消食导滞。处方中药为越鞠丸(《丹溪心法》)加痛泻要方(《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四逆散(《伤寒论》)加丹参百合饮(验方)。2.4胃阴亏虚证胃部隐痛,口干,唇焦舌燥,烘热烦躁,皖腹胀满,五心烦热,易于激动,眠少不安,恶心呕逆,便干或秘,尿赤或少。脉细数,或弦数。舌红苔少。此为胃阴不足,津不上承之象。胃阴不足,阴虚则内热,内热甚则伤津,津伤则口干,唇焦舌燥,尿赤便秘。内热上冲,则烦热不安,五心烦热,易于激动。腹肌不托胃,胃阴虚,胃下故胃部隐痛,恶心呕逆等

7、。脉舌征也是胃阴虚损的征象。治则养胃生津,滋阴润燥。可选用一贯煎(《柳州医话》)生地黄15克,麦冬10克,玉竹10克,沙参12克,枸杞子10克,当归10克,川楝子10克,枳壳15克,太子参20克,甘草3克。水煎服。益胃汤(《温病条辨》)加台乌、百合,具有养胃生津之功效,适用于胃阴不足之胃缓。2.5阳虚胃部冷痛,面色浮白,口淡乏味,精神短少,自汗乏力,纳食差少,时或腹泻,畏寒肢厥,得热痛减。脉细微,或迟苴,舌淡,苔白。此为胃下胃阳不足所引起。胃阳不足,则胃部冷痛。得热阳气来复则痛减。阳虚则生外寒,外寒甚则畏寒肢厥,自汗乏力。阳虚不能温运水谷,则面色浮白,腹泻

8、及口淡乏味。脉舌征也是阳虚胃寒之象。治则温胃散寒,健脾。可选用丁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