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医院院前急救存在问题及干预措施

中型医院院前急救存在问题及干预措施

ID:31733977

大小:62.9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7

中型医院院前急救存在问题及干预措施_第1页
中型医院院前急救存在问题及干预措施_第2页
中型医院院前急救存在问题及干预措施_第3页
中型医院院前急救存在问题及干预措施_第4页
中型医院院前急救存在问题及干预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型医院院前急救存在问题及干预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型医院院前急救存在问题及干预措施【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353-01【摘要】通过对我院急诊科3676趟次的院前急救的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没有统一的规范行为标准;急救医务人员不是专职院前急救人员缺乏全面、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对危重病人及风险评估不够;院前急救出诊车组人员未做到节省人力资源;交接、检查物品、药品有时不到位;工资待遇低队伍不稳定;医务人员人生安全的威胁;出诊欠费及无主病员的问题;医护配合不和调。提出干预措施进行探讨以便不断改进,提高中型医院院前急救护理水平【关键词】院前急救

2、;存在的问题;干预措施院前急救是一项新的学科,其工作模式及方法尚在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阶段,院前急救是急救过程的首要环节,也是院内急救的基础,它不是处理急救的全过程,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救治伤病之一的急性阶段,为患者接受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准确、合理、快捷的院前急救措施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伤残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就我院(2007年7月-2009年7月)共接受120指派出诊3676趟次,笔者在此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不断改进,加强院前急救护理水平。1存在的问题1.1没有统一规范的行为准则在我国院前急救模式各异,没有统一的院前急救的模式,也没有

3、完全统一的院前急救质控体系和评价标准,对院前急救质量的控制有一定的影响1.2急诊医务人员不是专职从事院前急救,缺乏全面、系统、正规的院前急救教育和培训1.3对危重病人的评估及风险评估做得不够好1.4院前急救出诊车组人员配置未做到节省人力资源1.5交接班时检查急救药品、物品有时不到位影响救治质量,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1.6院前急救与院内的衔接问题特别我院为二级医院在同一专科同时两趟次出诊时需住院部医师参与时,医师及时到岗的问题存在急诊科护士多次电话催促,不能迅速出诊1.7工资待遇偏低,队伍不稳定因待遇偏低,工作强度大,护理人员流动大,培养一位成熟的急

4、诊科护士不久又会流失,难以保证急救护理质量1.8医护人员人身安全的威胁易受暴力威胁和病人家属辱骂,受暴力(不法之徒,醉酒,打架斗殴,精神病患者,以及流氓、地痞、犯罪分子)威胁占100%1.9出诊欠费问题院前急救作为一种有偿的医疗服务,正常收费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欠费的现象普遍存在困扰了院前急救工作的正常运行。有资料表明,欠费在院前急救中占到10%,甚至30%。许多人认为院前急救应免费,收取车费以外的费用是无道理的。还有的主要是被害者确实经济困难或被救者是受害者而无法缴费1.10无主病人的救治困难问题也困扰了院前急救工作的正常运行我们经常遇到有些以为是患

5、者但却不是患者或不属于急救对象,大多为乞丐、盲流、缺吃少穿者,在对他们有病无病,病轻病重方面不仅仅是医疗技术问题,还可能涉及法律、伦理、道德等方面[2]1.11医护配合在急诊急救中急诊病情变化不一致,医生口头医嘱的执行与漏记,存在的相互指责引发矛盾;医护彼此不信任,沟通不良等问题产生矛盾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急救护理质量和带来压力2干预措施2.1我国院前急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急救模式各异,目前我国没有统一规范行为准则,这是宏观问题,须国家尽早制订。查有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全国急救中心管理分会2003年出台有《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院前急救病历

6、书写,院前急救管理制度》3大院前急救运作标准,需购买参照执行。2.2院前急救队伍问题我市急救模式为指挥型,由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组成,医护人员不是专职从事院前急救的,来自其他学科,主要精力和所学放在了院内急危重病人的临床救治上,常用急救技能掌握率、效率和质量偏低。故需人人参加专业培训。我院每年派有不同医务人员参加120举办的急救培训班,科内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已在解决培训问题。但还需继续努力。2.3对危重病人的评估及风险评估方面须加强内涵建设,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急救医学应做到预见性观察和评价。病情评估主要采用传统的三项指标评估法(血压,脉搏,呼吸)是不够

7、的。应釆用八项指标评估,除前三项外加体温,血氧饱和度,意识,心电图,血糖指标的评估,以便更完整,实用。得出的诊断和急救处理更准确,更规范「3」。2.4院前急救出诊车组人员及职责分工上,我院运作模式为“一医一护一司二担”,二担存在人力资源偏多。分工上司机只起到驾驶,负责车况方面,在现场急救中未发挥作用。存在急救成本高,人力资源浪费。比较好的是“一医一护一司一担”模式,职责分工上,驾驶员,担架工经过培训后能够协助急救,驾驶员参与搬运。如:遇有现场CPR时,医护人员先做一个循环CPR时,他们迅速把除颤、监护仪,气管插管等急救器材到位。待CPR5个周期后,迅速

8、角色换位,担架工做CPR,驾驶员操作呼吸球囊,医生快速除颤,插管。护士开通静脉通路,核对医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