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传统绘画写生观之模仿自然比较探究

中西传统绘画写生观之模仿自然比较探究

ID:31733232

大小:62.1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7

中西传统绘画写生观之模仿自然比较探究_第1页
中西传统绘画写生观之模仿自然比较探究_第2页
中西传统绘画写生观之模仿自然比较探究_第3页
中西传统绘画写生观之模仿自然比较探究_第4页
中西传统绘画写生观之模仿自然比较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传统绘画写生观之模仿自然比较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传统绘画写生观之模仿自然比较探究摘要:模仿自然是绘画创作的基础和源泉,必须去体验自然、感悟生活。中国传统绘画强调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画家应该融入自然之中,顺应自然而为,让客观对象与艺术家融为一体。西方传统绘画关于模仿自然观明确的被提出形成了写实的体系,将客观事物进行再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模仿或者写实的表达。关键词:中国传统绘画;西方传统绘画;写生;模仿自然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186-01在绘画领域人们一直都钟情于对景写生,把对大自然的真善美感受,进行深刻的吸收和借鉴。虽然中西

2、都很重视写生,但是他们的写生观是大有不同的。本文章从模仿自然的角度来阐述中西传统绘画的写生观。什么是写生观呢?写生这个词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不管是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都离不开对人、景、物的写生。可是在写生的过程中,画者是怎么样观察客观对象的呢?面对大自然画家是怎么样思考绘画的呢?中国和西方的艺术家的说法是各有千秋。一、关于模仿自然的提出(-)中国传统绘画关于模仿自然的提出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高扬道法自然的审美观念,以物我两忘的审美判断和返朴归真的审美情趣,综合构成了老子的美学思想。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

3、我为一”的观点。周易中讲“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的一种高度和谐的境界,是万物交融的整合感,所以中国绘画就来自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张璨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对"道法自然”地发挥。艺术家在面对大自然写生的时候便有了物我统一、陶冶性情、不求形似的特点,表现出了即亲近大自然有超越大自然的画面。谢赫的“六法”中,把对景写生放在第三位,这就远区别于西方绘画了。五代时期的荆浩高度重视深入生活,他笔下的写生观是要求达到“真”,既要表现出自然山川本质的真实和互相间内在的联系,很重视写生。由此中国传统绘画就发展为以自然为源泉,达到

4、主客体的统一,创造出高于自然生活的艺术作品。(二)西方传统绘画关于模仿自然的提出“模仿说”最初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们提出的。赫拉克斯特的观点是“自然不是借用相同的东西,而是借助对立的东西形成最初的和谐。因为艺术模仿自然,他是第一个提出艺术是模仿自然。苏格拉底认为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他将艺术模仿的对象从自然地束缚中解放出来,逐渐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从这开始艺术模仿的对象也逐渐扩大到社会人生。亚里士多德对他老师的观点全盘否定了,他认为客观世界就是真实地世界,而不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他肯定艺术家的创造活动,认为艺术比现实更真实。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

5、统绘画关于模仿自然提出的理论虽然没有西方的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但是“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提出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我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很关注大自然,体悟自然界的高妙和灵性。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表达主观的感受,将个体的小我和宇宙自然地大我合二为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传统绘画关于模仿自然观明确的被提出形成了写实的体系,将客观事物进行再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模仿或者写实的表达。它的模仿自然观是要驾驭自然,改造自然。形成了主客观对立的'‘二元论”。但是他们相同的地方就是,以承认自然地客观实在,以自然为本原,面对大自然写生都是围绕以处理人与自

6、然的关系,都注重事物外部和内部的揭示。二、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西绘画写生观从概念上讲,写生是艺术家运用绘画工具描绘出自然界的真实物象。一般写生的作品并不是艺术家所完成的最终绘画,只是为最终的绘画搜集素材的过程,但这个过程需要仔细观察和体会。写生的目的不同则观察方式就不同,综合来讲,写生有提高技法的写生,有体验生活的写生,有搜集素材的写生,有创作方法的写生。古人讲“积厚薄发”,大量的写生体验,通过对自然界中客观对象的深入研究,记录下自己所感受和观察到得事物,能使自己的观察变得敏锐,造型铭记于心,这样笔意在先就胸有成竹了。(一)中国传统绘画的写生

7、观中国传统绘画写生观与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以及禅宗是分不开的,经过魏晋发展至明清,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关于写生的理论著作。就像宗炳的“画像布色,构兹云岭…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的话,就是关于中国山水画写生最早的记载。从绘画的角度来看,他又说艺术家应该“应目会心”,在写生的时候事物的外在特征和规律要熟悉掌握,中国艺术家提倡“行万里路”,同时也要观察、记忆。谢赫的六法中的"应物象形”,他把对物写生放在第三个。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以“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细,殆不见墨色,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此时的写生概念真正形成,在理论

8、著作中真正的定义出来。黄公望曾说过;“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摹写记之,分外有发生之意”,说明他重视外出写生,喜与大自然亲近。石涛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