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ID:31714200

大小:58.9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_第1页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_第2页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_第3页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述题1、试论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特定主题和特征答: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主题是救亡图存,即爱国主义。在近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主要内涵是发展资本主义,实现现代化。没有民族的独立,就不能实现近代化;没有近代化,政治经济文化落后,就不能出现真正的独立。实现民族独立,从根本上说是变革生产关系的问题;实现近代化,从根本来讲是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先解决近代化问题,后解决民族独立问题,实践证明行不通。当时中国己经失去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和对能。只有先实现民族独立,才能为近代化开辟道路。其特征表现为,第一、思潮纷繁、反复多变,救亡

2、图存、振兴中华、改造中国,走近代化道路是主题,是时代的最强者;第二、发展曲折、基础脆弱,各种思潮的泉涌风起,形成中外历史上罕见的奇观,并带有紧迫性和某些超前现象;第三、尖锐激励,始终与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交织在一起;第四、科学社会主义在各种思潮钟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2、请简要评价一下洋务运动答: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屮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两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笫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屮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虽然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但是本质上

3、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可能担负起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没有使中国富强。刈外国侵略者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是又与外国势力有勾结,妥协。没有阻止屮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引进了先进的企业组织方式,但是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方式。冲击了传统的思想观念,但没有破坏封建体制朿缚。3、试论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大论战的内容和争论重点五四前后的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是指大约从1915年到1925年的十年间,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为代表的西化论者为代表的新旧复古守旧的封建思想文人之间关于东西文明比较的一场争论。这场争论的实质是中国封建旧文

4、化和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的斗争,也可以说是清末以来中学、西学之争的继续。论战的内容和争论重点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一、从1915年《新青年》创刊至20年代初,论战内容大体集屮于比较东西文明的优劣和关于东西文化能否调和的争论。二、20年代初至1925年,论战内容主要是科学与玄学之争论。第一阶段,1915年,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展开了对西方文化的宣传和对“东方精神文明”、“国粹”的猛烈进攻。一《东方杂志》主编俭父(级杜亚泉)等为代表的封建思想文人,为了保存、捍卫“国粹”,反对西化,遂同陈独秀等人进行了

5、激烈的交锋。从而拉开了东西文化论战Z幕。陈独秀的的《敬告青年》一文,就指出了东西文化的差异,他的六一“白主的而非奴隶”,“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像的”,这就是这种差异的表现。针对陈独秀东西文化之差异你叫,(仓父发表了一系列论述东西方文化优劣的文章,同陈独秀等人论战,其目的是想证明西方文化不如东方文化。1919年下半年,即在五四爱国运动刚刚过去以后,双方又展开了关于新旧思想能否调和的争论。然而,从整体上来看,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虽然驳斥了东

6、方文化派关于新旧思想可以调和的论点,却并未科学地说明两者的继承关系。笫二阶段是五四以后,经新文化运动的冲击,露骨的复古主义叫嚣只是少数封建遗老遗少的孤鸿寡鸣。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给东方文化派的再起创造了天缘良机。市于这时的东方文化派已经不再在新旧调和上座文章,而是通过抨击西方文化的弊病,标榜东方文化的优越性,以达到彻底否定新文化的目的,因而对东方文化派持批评态度的人们中也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紧接着论战的中心又转到“科学人生观”问题上。争论是由张君励在清华大学的一次“人生观”的讲演

7、和丁文江在《努力》周报上的一篇文章《玄学与科学》而引发的,争论的焦点是由科学还是有玄学解决人生观问题。张君励反对“五四”新文化侣导的科学精神,强调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的问题。他们争论的真正核心却在:现时代的中国人应该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才有助于国家富强和社会稳定。这场论战从分本上则是两种社会思想的对立。应该说,科学的、理性的人生观更符合当时变革中国社会的需要,更符合向往未来追求进步的人们的要求。但是,那些科学家本身都是唯心主义者,在“科学”的解释上,也是非科学的。因此,有人把这场科学与人生观的论证,说成是微信主义阵营屮

8、的一场混战也不无道理。陈独秀指出。他们对玄学派的批评只能是"五十步笑百步”而真正树立起科学权威和科学的人生观的权威不是白然科学,也不是一般的科学精神、态度、方法,而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陈独秀进一步要用“唯物的历史观”来作为基础建立科学的人生观。马克思主义者替代了胡适、丁文江,用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人生观,因而,科玄论战之后,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而五四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