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信仰高校境界德育的价值取向

关于道德信仰高校境界德育的价值取向

ID:31712787

大小:4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7

关于道德信仰高校境界德育的价值取向_第1页
关于道德信仰高校境界德育的价值取向_第2页
关于道德信仰高校境界德育的价值取向_第3页
关于道德信仰高校境界德育的价值取向_第4页
关于道德信仰高校境界德育的价值取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道德信仰高校境界德育的价值取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道德信仰:高校境界德育的价值取向白 勤摘 要:当前高校德育的“现实困境”,主要不是信仰阻碍科学发展,而是信仰被科学消解,信仰的失落。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我国高校德育的精神境界定位,重塑正确而高尚的道德信仰,以树立高校境界德育的价值取向。关键词:道德信仰;高校境界德育;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饱和着人类智慧和信仰,浸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大境界。当前,在社会思想变迁不断加速的新世纪,人们的道德观很容易被纷至沓来,几近爆炸的各种信息所淹没。在某种程度上,人们不再完全信任道德的正当性、合理性、失去了道德责任感、失去了对善和人生价值的探索与追求。然而,当高校教育者面对着源远流长的道德文化

2、进行知识符号的教导时,道德又是落后于知识的。因此,从总体上看,中国社会现在的道德力量,不是太强,而是太弱。处此情境之下,高校德育需要借助一种特别的心智品质,唤醒人们的情感道德,才可能获得对周遭世界及自我的清醒认识,并达到相互融合的境界。《左传》所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如果今天把祀与戎理解为宗教和战争,不能说不对,但还是略嫌褊狭。在我们看来,就是信仰与技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道德规范的技术层面的传授与学习就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除此之外,道德信仰的养成是另外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当代高校德育是以道德信仰还是以道德规范作为其价值取向,不仅关乎高校境界德育的内容,而且关乎高校境界德

3、育的价值目标。 一、高校境界德育的重要性 中国儒家的“格物致知”,讲求学习,在实践中练就待人处事的工夫,达到“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大学章句)的境界,诚中形外,君子慎其独,勿自欺,最终形成表里如一的信仰与行为。2500多年前的孔子一生身体力行的“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言必行、行必果”...就是一种境界教育,也是一种境界德育,这给了我们当代德育一个很高的期待。虽然个体难以把握自己在日常生活世界和社会活动领域中具体将发展到哪一种状态或层面,但是却可以通过实践把握自己对精神活动世界负责的道德层面。近代瑞士教育理论家裴斯塔洛齐最早提出人性发展的三个阶段,从儿童期的“

4、自然我”发展到青少年期的“社会我”,然后到成年期的“道德我”,即抵达道德自由期。尤其主张教育工作就应以完成“道德我”为目标,以道德作为最后的诉求。美国当代著名的道德教育家柯尔柏格选择性地接受了裴斯塔洛齐的观点,认为在大家所熟悉的“无律”、“他律”及“自律”阶段之后,还有一个“普遍性伦理学原则”阶段,此时的道德主体清醒的认识了普遍性的道德性质或人是目的本身,并照此目的对待别人,重视对方的存在,达到一种人我自觉相处的境界。国内学者黄富峰认为,“在此阶段的德育内容应注重德育主体道德境界的培养,是一种境界性德育。”“道德境界的核心是道德自由的水平,是主体健全道德人格的综合体现,体现了真、善、

5、美的高度统一。”[1]如果说小学德育和中学德育分别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规范约束性教育和以社会为中心的理解性教育为主,那么高校德育则应注重把培养境界道德,即他律与自律的有机融合作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最终确立道德信仰。因为大学生在掌握系统的道德知识之外更需要有社会使命感和人文关怀来创造“大气”的人格。“育德,就是育出人把握德的升华尽可能高的层面。”[2]沿着这一思路,我们以为:高校境界德育是高校教育者以注重培养主体具备特定的境界道德为取向,经由学习者经验印证的参与,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知识转化为主体的道德觉解的教育。它不仅表现为行为上的道德和谐性,也表现为深刻的道德意义体悟。高校

6、境界德育是学校德育的最高阶段,它是一种指向人与道德、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真正的相互依存和道德信仰的自我完善。这种境界德育应该拒斥道德规范的疏远性和冰冷感,获取道德信仰的支持,并充满人间情怀,它给人以人的存在、给人的生活以生活价值。倘若高校中境界德育长期遭遇旁落,那么大学生在认知中所表现出的较高水平的道德意识与觉悟和行为中的道德冷漠这一德育的现代困境将难以自拔。作为“以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为目标”的高校德育,能否进行境界德育,是高校德育成败的关键性内容之一。 ...二、   高校境界德育的失落与反思然而,长久以来,我国学校德育的层次定位模糊甚至存在倒挂现象,小学、中学的德育进行共产主义信

7、念教育,而对大学生则进行学习基础性的道德知识教育和常规的道德行为训练。其中,高校教育者往往强调道德知识的实用价值,将适用于自然科学的,甚至连自然科学也不完全适用的知识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指标直接迁移至道德知识的教授中来,常常把德育思想领域(即概念、判断和推论的领域)的信念看作是对于客体的终极认知性建构,而逐渐脱离德性生活本身,让大学生不得不成为道德符号的填充物。另一方面,高校“Q版”德育时尚起来,即原来一种正面的道德,正常的伦理,只要是思想品德教育里曾吸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