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k54039-90汽轮机铸钢件补焊技术条件

zbk54039-90汽轮机铸钢件补焊技术条件

ID:31710018

大小:57.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zbk54039-90汽轮机铸钢件补焊技术条件_第1页
zbk54039-90汽轮机铸钢件补焊技术条件_第2页
zbk54039-90汽轮机铸钢件补焊技术条件_第3页
zbk54039-90汽轮机铸钢件补焊技术条件_第4页
zbk54039-90汽轮机铸钢件补焊技术条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zbk54039-90汽轮机铸钢件补焊技术条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ZBK54039-90汽轮机铸钢件补焊技术条件代替JB/DQ1030-8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轮机铸钢件的补焊及其验收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汽轮机汽缸、主汽阀、调节阀、蒸汽室、喷嘴室和隔板等铸钢件的补焊.2引用标准ZBK54038汽轮机铸钢件技术条件GB5677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评定ZBK54003汽轮机承压件水压试验技术条件ZBK54004汽轮机铸钢件磁粉探伤及质量分级方法ZBK54007汽轮机主汽管、汽缸、蒸汽室、进出汽接管及阀壳焊接技术条件ZBK54010汽轮机铸钢件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方法3一般规则3.1补焊铸钢件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ZBK54038的规

2、定.3.2补焊应在铸钢件热处理后进行.3.3铸钢件的补焊,应由经考试合格的焊工担任.3.3.1从事承压铸钢件补焊的焊工,必须持有地、市一级劳动部门发给的焊工合格证.3.3.2焊工所能从事的焊接方法和焊接位置等,应与焊工合格证上考试合格项目相符.3.4补焊用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和保护气体等)应符合图样或工艺文件的规定.3.4.1手工电弧焊焊条可按附录A选用•采用其他焊接方法时,应根据铸钢件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工作条件选择相应的焊接材料.3.4.2焊接材料必须按有关标准进行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进行补焊.3.5对于铸钢件的缺陷,凡能够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确保补焊质量

3、的,一般允许补焊.只有当缺陷波及面广而无法清除干净或补焊不能保证质量时,才不允许补焊.4缺陷清理4.1清除缺陷可用机械加工、铲凿、气割或碳弧气刨等方法.4.1.1使用气割或碳弧气刨时,可按附录A推荐的温度进行预热.3.1.2缺陷应清除干净,补焊坡口及其周围10mm范围的表面须露出金属光泽.3.2缺陷清除后,必须进行外观检查,凡属裂纹性质的缺陷,清除后应进行磁粉探伤、渗透检查或酸清检查.3.3在保证补焊质量和操作方便之下,补焊坡口应尽量小,且坡口形状不应呈急剧变化,表面应平整,底部应平缓,不允许有尖角存在.4.4补焊前应对坡口表面及其周围存在的油、水和锈等污物进行清理.5预热4.1

4、需要预热的铸钢件,可按附录A推荐的温度进行预热.4.2在焊接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热温度,同时要严格控制层间温度不超过预热温度io(rc.4.3预热可采用整体预热或局部预热.当局部预热吋,加热速度不宜过快,并应保证离坡口边缘100mm范围内,不低于所要求的预热温度.6补焊6.1补焊应按经焊接工艺评定后所制定的焊接工艺规程进行补焊.5.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须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重新制定焊接工艺规程,方可对产品进行补焊.a.铸钢件材料改变;b・焊接材料成份改变;c・焊接方法改变;cl.预热温度改变(超过60°C)e.焊后热处理改变(或温度范围变化).3.3焊缝高度应不低于母材,并与母材

5、成圆滑过渡,必要时应进行修磨.6.4补焊处附近应有焊工标志(或用相应措施代替).7焊后热处理4.1铸钢件补焊后应及时进行除应力处理•热处理温度应不超过母材的回火温度.3.2合金钢铸件补焊后不能及时热处理时,应采取加热350〜450°C、保温2h的后热措施,然后应尽快热处理.7.3预热补焊的碳钢铸件不能及时热处理时,应采取保温缓冷,然后应尽快热处理.8“冷焊”工艺&1对于精加工后发现缺陷的铸钢件,可采用奥氏体焊条按“冷焊”工艺补焊.&2采用“冷焊”工艺时,先在预热150〜200°C情况下(当铸钢件材料可焊性较好和室温高于15°C,可不预热),沿整个坡口表面,用银基或高银奥氏体焊条,

6、敷焊一层厚度3〜5mni的过渡层,然后根据工作温度选用适当奥氏体焊条在室温下补焊.9补焊质量检验9.1外观检查9.1.1补焊后应清除溶渣、焊瘤和飞溅物等.补焊金属表面应平整,并平滑过渡到母材.9.1.2补焊区不允许存在裂纹、未熔合、未焊透以及低于和邻母材表面质量要求的气孔、夹渣等缺陷.9.1.3焊缝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其累计长度不超过该补焊区周长的15%,H连续长度不超过100mm.9.2磁粉探伤或渗透检查9.2.1合金钢铸件和承压碳钢铸件的补焊区,应进行磁粉探伤或渗透检查.9.2.2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不允许存在裂纹、未熔合、未焊透以及低于相邻母材表面质量要求的气孔、夹渣

7、等缺陷.9.1.3焊缝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其累计长度不超过该补焊区周长的15%,且连续长度不超过100mm.9.2磁粉探伤或渗透检查9.1.1合金钢铸件和承压碳钢铸件的补焊区,应进行磁粉探伤或透检查.9.2.2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不允许存在裂纹、未熔合以及低于相邻母材表面质量要求的气孔、夹渣等缺陷.9.2.3磁粉探伤应符合ZBK54屮004的规定.9.3射线探伤或超声波探伤检查9.3.1对穿透性缺陷补焊后,应进行射线探伤或超声波探伤检查.9.3.2要求射线探伤或超声波探伤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