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以礼入法”

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以礼入法”

ID:31707163

大小:60.0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以礼入法”_第1页
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以礼入法”_第2页
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以礼入法”_第3页
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以礼入法”_第4页
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以礼入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以礼入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2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一一“以礼入法”一、“以礼入法”的概念分析陈洁在《“以礼入法”法律文化微探》)一文中指出,所谓“以礼入法”,本质上是指宗法制与官僚制的结合,家族伦理原则与君主专制原则的结合,是道徳教化与法律强制的结合,贤人政治与以刑法治国的结合。“以礼入法”,即法律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徳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即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法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木原则。儒家伦理道德获得法律上的效力和权威。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影响深远。(1)儒家法律指导思想确立。“以礼入法”,始于战国末期,形成于秦汉

2、Z际,确立于汉武帝时期,成熟于隋唐时期,完备于宋明时期,一直延续到近代,经历了上千年曲折渐进的发展过程,最终积淀成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形态。(2)确立了法律的一些基本原则。一些儒家思想的精义注入法律中升华为封建法律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八议”制度、“官当”制度,准五服以制罪以及“重罪十条”等。"八议”制度,是八类权贵人物犯罪以后,“大罪必议,小罪必赦”,享受特殊优待,司法机关不得擅做处理的制度。"八议”为:一议亲,二议故,三议贤,四议能,五议功,六议贵,七议勤,八议宾。《周礼》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是说在统治阶级内用“礼”,统治人民之道用“刑”。对统治阶级

3、用礼,对平民阶层用法,说明礼法并未一视同仁。“官当”制度是允许官吏以官爵折抵罪刑的一种特权制度,最初始于西晋。《晋律》在沿用“八议”制度的同时规定,有官职的人犯罪,可以“除名”或“免官”的处分折抵三年有期徒刑。“五服”指的是五种丧服,在中国古代社会,以丧服来表示亲属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以及尊卑关系。五服制罪原文是“准五服以制罪”,就是按照五服所表示的亲属关系远近及尊卑,来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3)还创制了上请原则、恤刑原则等刑罚适用原则(刑罚适用原则的儒家化)。上请原则,官贵犯罪可以请示皇帝给予优待。恤刑原则,对老幼妇女以优待。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具体指汉代法律所规定的直系三代血亲之

4、间和夫妻Z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可以相互包庇隐瞒,不向官府告发;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法律也不追究其刑事责任。这这种亲属之间隐匿犯罪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则,来源于孔子宣扬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屮矣”。(4)屮国法律的儒家化促进了司法队伍的儒家化,即人批具有儒家经义素养的官吏越来越受到重视。陈永峰在《浅议儒家法律思想之“以礼入法”》一文中指出:占代法律实行“以礼入法”,无论是在立法、司法、执法还是在守法领域,无不体现着儒家思想。古代立法一一纳礼入律。中国古代的法典是极为完备的,因为我们一向有颁布成文法的传统,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成文法典的颁布和修订。“以

5、礼入法”的直接表现就是在法典制定方面“纳礼入律”,即统治者制定和修改法律以使其符合“礼”的要求。古代司法一一引经决狱。在中国古代,道徳的精神己经渗透进法律,对法官来说,只须依照成文的法律规定行事,也即是贯彻道德的精神要求,与此相对,很多情况下他们也会有充分的理由背离成文的律令,因为道德原则要求处断案件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古代执法一一执法原情。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人情的社会,完全依照犯罪的客观事实,依照法律来定罪量刑虽也是一种规定,但在实际的执行中却是不彻底的。在古代,总是有许多犯罪的执行方式与现代理念不同,当代法制追求的是法律的执行合乎法律的规定以维护其权威性,但是古代却追求法律

6、的合道徳性,维护的是封建的伦理纲常。张古代守法一一以徳去刑。对于中国古代的民众而言,守法不仅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遵守法律,以使行为合于法律,还要求人们内心有德,守法即是守德。儒家用其德治的理念向人们灌输道德方面的标准和要求,恿图通过道德伦理的教化,使人们自觉遵守法律,以达到减少犯罪、消灭犯罪的目的,即所谓以徳去刑。古代法律解释一以礼释法。“礼入于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同时期、阶段,其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先是儒者以法律章句注解现行法律,而把儒家粘神贯彻于其屮。可见,以礼入法”的过程应该说是从以礼解释法律开始的。在法律活动中,法律解释是法律运行的一个重要坏节。二、

7、高考命题分析1.(2014•新课标全国II卷高考・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冋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2.(2015•海南单科・7)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D.执法无准、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