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702501
大小:58.4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2017国考申论80分答题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17年国考申论未例子(一)根据“给定资料2”,阐述城市水系所具有的功能。(15分)要求:(1)准确、精练,条理清晰;(2)不超过150字。分析:这题比较简单,直接按图索契就行,如题目所说答案就在资料2。下面是参考答案(非常简洁,总结得当)。功能有:(1)保护功能:防洪防灾、调节行洪;城市天然隔离带;保障城市备用水安全。(2)生态功能:净化污水、水资源循环利用;维护生态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抗风险能力。(3)社会功能:承担交通运输;促进城市繁荣与发展。(4)美学功能:打造城市美好空间,产生人文美和意境美;提供美
2、学想象,承载文化底蕴。但是作为一般人很难达到这个水平并且这种题是答案踩到点就给分,所以答案我就是按每一段出现一个功能就写下来的,当然最好总结一下答案。(1)蓄积雨洪、分流下渗、调节行洪(2)调节城市内部的气候,造就了城市秀丽的景观(3)运输功能(这个很简单就可以看出来是运输功能,所以就总结了一下),城市之间的天然隔离带,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4)净化城市污水,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活动场所(5)美学功能,有动态美、人文美和和谐美(6)灭火救灾功能,是城市生活生产用水的备用系统、防灾系统和城市安全的保障系统。我的答案
3、记忆中大概就是这样了,很简陋,仅供参考。二到三题跟这个答案也类似,不过就像第一题一样,我的就是像第一题一样的简陋版。答题的格式跟参考的二、三和四题一模一样。也是那句话,做不到总结这么好就像我第一题的方法一样,抄抄抄,适当用上一些过渡词就好了。(二)依据“给定资料2”,阐述划线句子“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纹”的意思。(10分)这种理解题没得说了,就是解释,说到底也是根据你的理解抄材料。要求:(1)准确、全面,有逻辑性;(2)不超过200字。【参考答案】“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纹”是指城市水系的功能及城市特色文化
4、的沉淀。城市因水而生,水上交通线和防护地带有效结合、廉价消解净化城市污染物、汇聚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的应急救助系统。同时,城市水系具有意境美、动态美、人文美及和谐美等多种美学功能,是城市承载生态和文化功能的公共空间,和城市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水系与当地生物圈和人们的乡土悄感密切相连,是文化的载体,可看出城市管理者的抱负、美学修养和情操。(198字)(三)假如你是某报社记者,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为题,写一篇报道。(20分)要求:(1)内容具体、全面;(2)语言流畅,有
5、逻辑性;(3)不超过500字。这种题也就是抄材料。我是这样答的。开头:••打造水清。。OOOOO打造水活。。。。。。。扌JXH.水美。OOOOOO分成四段【参考答案】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水是民生之本,活力Z源,近年来,在“活力水城”建设屮,B县注重水系空间布局,坚持以水的灵气彰显城市的神气、滋润老百姓的福气,实现“水清、水活、水美”,取得辉煌成绩。过去,南河因乱排乱放污染严重,为实现“水清”,B县因地制宜,改进治污模式,强化“停关并转”治污方略,取缔污染企业。为加大水系保护力度,多措并举:不
6、仅保护修复现有水体,增加水面,还利用工程措施保护“三河”,改善水质,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景观和亲水空间。为让“水活”,B县通主脉、保供给、建支脉,“活血化淤”。一方面,开展三河治理工程,畅通水流渠道;建设完善各级水库,保证活水有“源头”,建成“一河三湖九湿地”工程措施,提升水量和水域面积。另一方面,加大对水系修建力度,提升水网密度。水Z美,为市民生活创设优美环境,令人复返自然;水Z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百姓致富。B县将城屮水系连成一体,规划游览线路,完善“亲水”设施,增加市民参与度;打出“水城”名片,发展旅游
7、经济。“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建设给B县带来的感受是鲜活的,在这充满激情与希望的新时代,B县人将继续朝着“梦里水乡”奋力奔跑。(499字)(四)假如你是L市水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4”,就L市构建城市生态水系的规划特点及其可行性,写一份材料,供领导参阅。(15分)要求:(1)紧扣资料,内容全面;(2)层次分明,有逻辑性;(3)不超过400字。分析:这种题都是这样格式作答的。类似例子:这项政策的内容和意义。答:内容:(1)、(2)、(3)、(4)意义:(1)、(2)、(3)、(4)【参
8、考答案】L市构建城市生态水系的规划特点及可行性报告L市构建城市生态水系的规划充分注重综合效益。一、特点:(1)传承贯彻“山水城市”主题,通过水系建设,焕发城市活力。(2)注重黄河文化的挖掘和塑造,传承城市特色风格,升级城市结构形式。(3)城市建设与黄河治理并行,有效改善生态环境。(4)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跨越发展。(5)高标准、高起点,定位世界眼光、西北一流。(6)注重交通设施完善,路网水系并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