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3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ID:31700993

大小:57.4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3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_第1页
3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_第2页
3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_第3页
3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_第4页
资源描述:

《3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第2课§

2、课时演练广场"百战"賽场/一、选择题1.北魏孝文帝改革前期,冯太后首先推行的改革措施是()A.推行均田制B.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C.设立三长制,强化对地方的控制D.推行新的租调制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前期重在建立各种新制度,B项是首先推行的制度。答案:B2.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主要是为了()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B.促进北方民族融合C.恢复和发展经济D.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解析:北魏孝文帝之所以推行均田制主要是为了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维护其统治,这也是当时北魏政府改革的核心。答案:D3.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有()①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深②平城经济落后,交通

3、不便③缓解京师大量人口所需要的生活供应④洛阳是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项均是孝文帝迁都的原因。答案:A4.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北魏采取的措施有()①推行均田制②推行新的租调制③实行宗主替护制④设立三长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均田制保证了农民对小块土地的使用权,调动了其生产积极性;租调制规定受田农民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谷物和绢帛;设立三长制以配合均田制的推行。③项是北魏要废除的旧制度。答案:B1.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有()①规定俸禄由国家筹集、发放给官吏,严禁贪污②改

4、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③政府把无主土地分给农民④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解析:可,用排除法。从地理位置上看,北魏是一个北方政权,因此不可能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答案:B2.“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孝文帝改革中能改变这种状况的是()①均tn制②三「长制③整顿吏治④改穿汉服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在旧的宗主督护制下农民的悲惨生活,①②③项均有助于改善这种状况,④项是汉化措施,不符合题意。答案:C3.北魏孝文帝确立先进生产关系的关键措施是()A.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B.迁

5、都洛阳C.采取汉族地主阶级的政治制度D.改革鲜卑旧俗.解析:生产关系主要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产品如何分配,从这一内涵思考,只有均田制与此一致,故选A项。答案:A4.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哪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①整顿吏治②颁布•均FH令③迁都洛阳④学习汉族先进文化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④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封建化”的含义。“封建化”主要指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文化等方面的汉化,其中生产方式的汉化又是农业化的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明显符合题意;“颁布均田令”促进了农业化;“迁都洛阳”虽不是具体的汉化措施,但使得北魏政治中心南移,对

6、鲜卑,族封建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符合题意;“整顿吏治”不含有“封建化”的含义。答■案:B二、非选择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魏孝文帝没有不顾一切社会条件和人事条件去强制推行改革,而是大玩技巧,迂回取直,在摆脱反对派的围追堵截上……非常「巧妙地让反对派乖乖就范、别无选择地朝着预定的目的地前进。材料二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的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1)根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并用史实加以说明。(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可知,北魏孝文帝采取“迂回”手段进行改革,即北魏孝文帝注重改

7、革策略;联系教材知识可知,迁都洛阳即是最好证明。第(2)问,从•“中国再统一”角度入手,联系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和效果分析、回答。答案:(1)原因:注重改革策略。史实:迁都洛阳。(2)孝文帝改革的主观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改变北魏落后局面,巩固统治。改革的客观效果是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诸州刺史牧民之官,自顷以来,遂各怠慢,纵奸纳赂,背公缘私。致令贼盗并兴,侵劫滋甚,奸完之声屡闻朕听。——《魏书•高祖纪二》材料二丁卯,诏曰:“置官班禄,行之尚矣;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朕宪章旧典,始班俸禄……班禄以十,月为始,季别受之。旧律,枉法

8、十匹,义赃二十匹,罪死;至是,义赃一匹,枉法无多少,皆死。仍分命使者,纠按守宰之贪者。……三载一考,考即黜F步,上上者迁之,下下者黜之,中中者守其任。——《资治通鉴》材料三受禄者无不阴踏(恐慌害怕),赊赂殆绝。然吏民犯他罪者,魏主率宽之,疑罪奏眦(审核)多减死徙边,岁以千计。都下决大辟(判处死刑),岁不过五六人;州镇亦简。——《资治通鉴》(1)根据材料一分析,北魏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导致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为解决材料一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北魏采取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