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整合】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3单元第12课《诗经》教案1

【优选整合】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3单元第12课《诗经》教案1

ID:31700006

大小:61.7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7

【优选整合】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3单元第12课《诗经》教案1_第1页
【优选整合】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3单元第12课《诗经》教案1_第2页
【优选整合】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3单元第12课《诗经》教案1_第3页
【优选整合】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3单元第12课《诗经》教案1_第4页
【优选整合】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3单元第12课《诗经》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优选整合】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3单元第12课《诗经》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诗经》两首名师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冃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3.学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感受《诗经》在重章叠句中的情感表达。[来源:学科网]能力目标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2.深入理解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教学重点1.准确的理解诗歌中重要的意彖及其作用。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读课文,把握文意;品读课文,探究艺术手法。[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二、资料助读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

3、“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來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Z始,三百篇

4、Z冠。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同时出示投影:睢鸠(jajia)—种水鸟。窈窕(ydotido):文静美好的样子。逑(qiu):配偶。特菜(xing):一种可食的水草。寤寐(吭1mei):这里指口口夜夜。寤,醒时。寐,睡时。笔(mdo):挑选。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消除文字隔膜。3.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疏通诗文大意。对文中不能理解的字词,教师做点拨。注意,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4.学生齐读,放录音,再听一次,感受诗歌的韵律和

5、节奏。四、思读全诗,把握文意1.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教师小结:这首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看来,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帰传。2.教师提问:既然大家都认为它是讲述的是一个爱情故事,那么大家结合诗文,具体分析一下,这个故事大概分为儿个阶段?(1)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呜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

6、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板书:所听:关关雎鸠所见:在河之洲极有层次,语约义丰所思:窈窕淑女所愿:君子好逑。深入探讨:•为什么听,到看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位谦谦君子就生出了无限情思了呢?水鸟和鸣,悦耳动听,成双成对,惹人相思拓展讨论:关于这个雎鸠到底是什么鸟,历来有些争论,有说是贞鸟的,有说是鱼鹰的,有说是白腹秧鸡的,你们脑海里联想出的画面里,它该是什么样子的鸟?(ppt展示多种水鸟的图片及简介资料)•答案不必统一,学生能把这水鸟的形象和诗歌的意境相结合即对。知识链接:《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

7、、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种解释比较通行。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如《七月》“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使用了赋的手法。比就是譬喻。如《卫风•氓》屮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主人公的容貌由盛而衰。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桃花展开联想到新嫁娘的美貌。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学生讨论、交流这两句用到的手法是什么。教师小

8、结,前人对此有究属赋比兴何种手法的争论。实际上就诗中这两句看来,并不排斥是作者的实见之景,但对全诗来说,确也起着媒介、比喻、联想,以至•彖征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不必如此拘泥。(2)次章八句写他日仅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釆特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板书:寤寐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