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新学习模式

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新学习模式

ID:31698385

大小:54.6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新学习模式_第1页
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新学习模式_第2页
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新学习模式_第3页
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新学习模式_第4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新学习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新学习模式(注:在文中,淄博市周村区城北中学的教学设计被称为“第一篇教学设计”,淄博市张店区湖田中学的教学设计被称为“第二篇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学生提供了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新的学习模式。”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一种全新的网络教育教学模式正在形成并迅速发展。在上述两篇教学设计中,老师们都采用了一对一数字化课堂教学模式,借助魔灯、eClass、100e等学习平台及软件,设计学件、课件,优化学习方式,创设灵活的任务活动,组织英语教学。它们以开放、合作、平等、共享的文化特征,在

2、丰富的课程资源和交互式的环境中,组织和引领学生进行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在教学目标设置方面,上述两篇教学设计都能够结合英语学科特点,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对象分析,设置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这些教学目标的描述,指向明确、表述清晰,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体现通过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的特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导向、控制、激励、中介和测度的功能,引领教学活动朝预期的目的地航行。教育教学改革提倡“课程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上述两篇教学设计,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这种理念。例如,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听力教学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播放录音,全体同学同步训练。但是在一对一数字化的课堂上,听力

3、任务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在第一篇教学设计中,学生可以运用100e学习软件,根据自己的现有听力水平,调控听力速度。在第二篇教学设计中,学生可以运用学件自主学习,并且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差异出发,采用"异步分层学习"的方法,对全体学生和优秀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学习要求和评价标准。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而且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英语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而语言实践是内化语言、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上述两篇教学设计,都能设计灵活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如“头脑风暴”、“现场制作三明治并解说”、“介绍最喜

4、爱食物的制作流程”等,让学生通过接触、理解、操练、运用语言等途径,逐步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从而实现相互之间信息与资源的整合。尽管两篇教学设计各具优点,但依然存在些许不足或可以改进的空间。首先,NOC活动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关注教学设计是否有利于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发展思维、感悟方法、形成知识、激发创新等方面获得综合素质的发展。它不以传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与能力为唯一的标准与尺度,倡导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显然这两篇教学设计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略显不足。其次,“整合点”分析包括“整合点”选择和整合方式选择等方面。第

5、二篇教学设计能够较好地描述“整合点”在主题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够介绍其选择的教学环境、技术方式和教学方法所达到的预期效果。但是,在第一篇教学设计的整合点分析中,除第一个整合点能够在教学环节中较好地体现外,其他两个整合点在教学环节设计中体现不够明显。因此,“整合点”分析应该来源于教学设计,为优化教学目标而服务,为支撑学生的发展而服务,不应虚构。再次,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过程中,虽然两篇教学设计都不同程度地优化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但也存在些许问题。第一篇教学设计的主要教学环节,如“阅读及口语训练”和"小组合作学习展示”环节,设计简单、平淡,缺少详细的操作流程、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

6、。在运用技术平台时,只是使用课件创设图片和语言情境,还不能较好地让信息技术支撑教学的发展。第二篇教学设计,虽然教学设计理念先进、思路清晰、凸显评价,但就具体的教学内容而言,还存在缺失。比如,在''个性化学习环节”中,“教师提供的学件的内容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较之于课本任务设计有何改进”等内容涉及较少,还不能较好地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再如,在“合作交流、多元评价”环节,就“评价量规的具体内容及标准是什么?怎样评价?几个小组展示?整个活动将用多长时间”等内容,教师没有制作翔实的方案,也没有呈现具体的评价内容,而这些却是真实的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总之,教学设计需要体现教学理念、教

7、学的基本思路和教学活动特点,在“整合”时,应该努力体现“为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实现而服务”的指导思想,避免为用技术而用技术的偏向。一篇好的设计,将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社会与学生的桥梁,将启动一节好课的生成,并将带领学生从现在走向未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