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浅谈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ID:31697456

大小:55.1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7

浅谈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_第1页
浅谈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_第2页
浅谈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徐大鹏山东省烟台栖霞市寺口中学265317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中学生正处于认识社会、接触社会、逐步走向社会的启蒙阶段,应该把培养学牛审美观念当作一个专门课题。用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教育学牛,在培养学牛审美观念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跨世纪一代新人的有效方法。审美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现代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育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的审美教育。其性质是培养人的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人的审美与审美创造能力,进而塑造完美人格。不是简单的

2、“画画儿”,而是通过造型艺术美的欣赏与创造活动,来陶冶学牛情感,开拓形象思维,培养欣赏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方式。它主要以提高学牛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牛的健康个性为目的。一、激发学牛对牛活的热爱,培养学牛对日常牛活中美的认识中学牛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因而对“美”的理解往往存在着某种偏差,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还不能树立一种正确的审美观。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吸引人的金苹果,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美。拥有美,能赢得他人的欣赏,也可以增强自己的信心与勇气。中学生是一个青春的群体,一个学习的群体,中学牛的美来自哪里?首先,中学牛的美来自干净与整洁。

3、衣着是人的一部分,让它沾满污迹,布满皱褶,甚至伤痕累累,一脱下鞋子就臭气熏天,其实就是贬低自己的形象。所以善待衣物,勤洗衣服,保持穿戴的干净与整洁,才能赢得别人的肯定和认同,才能获得别人的亲近和好感,才能保持形象美。其次,中学生的美来自大方得体。一个人的穿着打扮,是其内在修养的体现。一个人大方得体的打扮,是与其身份、职业、场合相符合的。明星们化装打扮,另类时尚,是因为他们的职业所决定的,他们需要通过标新立异引起媒体和追星族的注意;而我们的舞台是校园,我们的任务是学习,我们的角色是中学生,成人化的、另类的打扮只能显示你的庸俗,有吋甚至是低俗

4、、恶俗。单纯地模仿明星,女生染发烫发,男生留长发、动漫头其至戴首饰,是一-种颓废的表现,不符合中学生的身份,与中学生应有的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相违背。中学生热情奔放,追求是尚,张扬个性,这无可厚非。但是,在追求时尚的潮流中,如果迷失了自我,就会成为时尚的奴隶与传播时尚的机器。所以中学生必须树立自己的审美观,以大方得体为标准,塑造一份天然的美、青春的美。第三,中学生的美来自内涵与修养的烘托。美应该由内而外。内在美是最重要的。歌德曾说过:“美只能取悦一吋,内在美方能经久不衰缺乏内涵,美将苍白无力;没有修养,美将黯然失色;少了底蕴,美是短暂的;丢

5、掉气质,美是单薄的。所以中学生应培养自己的内在美。加强学习,不断进取,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用知识与品德描绘出人性的美,这样的美,才是可持续发展的,伴随一生的美。第四,中学生的美来自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来自强烈的进取心和使命感。晨曦下,你捧着书本认真朗读吋,你是美的;国旗升起,肃立高声唱国歌吋,你是美的;路上随手捡起纸屑、扶起倒地的扫把吋,你是美的;课堂上你面对教师的提问侃侃而谈、自习课上安静作业吋,你是美的;当有人插队,你提醒他要排队吋,你是美的;当你做错了事,勇于承认,向同学道歉的吋候你是美的。美在于我们勤奋学习、服务他人的一点一滴的行

6、动之中,我们的美是洋溢着书卷气的美,是青春之美,是健康之美,是清纯之美。二、陶冶学生情感,在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中实施遵纪守法、自律自重方面的素质教育举世闻名的古希腊雕刻杰作《米洛斯的阿芙罗蒂德》雕像的两臂已断失,但那雕刻极其完美的形体仍使人感到它是完美无瑕的,女神的丰腴饱满的身体与端正、大方,具有古希腊妇女的典型容貌,使整个雕塑体现了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这幅作品充分表明了古希腊作家的审美观念。另有《大卫》、《蒙娜丽莎》、《自由领导着人前进》、凡高的《自画像》等不朽的美术名作,都具有强烈的情感陶冶功能。通过鉴赏名作,使学生的感知、想象

7、、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要素得到了充分而协调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健全的审美心理。在培养学生心灵美的同吋,也培养了学生自尊、自重、自爱的高尚情趣,培养学生在群体生活中相互尊重的良好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我设计美的环境,创造美的氛围,追求和达到美的理想境界的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三、促进想象力的发展,让学生更聪明,更富有创造力想象力对于人类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未来“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比较,应试教育过分重视语言,数理化等“主课”的死记硬背,而忽视甚至排斥艺术、体育、生理、社会、劳动教育等“副课

8、”的学习,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现代科技,推崇的是创造科技,现代的竞争是创造力的竞争。若没有充分的想象力。何来创造力?同样一幅作品,不同的学生根据作品的线条、色彩、形体会产生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