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695984
大小:144.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1-17
《住房按揭法律问题研究1646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住房按揭法律问题研究[王涌泉]——(2001-5-16)/已阅42352次住房按揭法律问题研究目 录第一章引言第二章按揭的起源及英美法中的按揭第一节按揭的词源第二节英美法中按揭制度的历史沿革第三节英美法中房地产抵押与传统意义上的按揭之分析比较第四节香港法律中的按揭第三章中国大陆的按揭第一节中国大陆的按揭之涵义、法律特征及所涉法律关系第二节按揭与房屋抵押贷款、购房抵押贷款之比较第三节楼花按揭的法律问题第四章按揭中的实务问题第一节按揭中的重复抵押第二节现房按揭中对抵押权的救济第三节住房按揭中抵押权的实行第四节住房按揭发生纠纷时的处理第五章住房按揭与保险第一节
2、住房按揭中当事人所面临的风险第二节银行方面对住房按揭贷款风险的防范第三节西方发达国家保险介入住房按揭的经验第四节我国保险业介入住房按揭的问题第六章住房按揭证券化分析第一节证券及证券化第二节住房按揭证券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所遇困难第三节欧美和日本房地产抵押债权证券化操作程序介绍结束语...第一章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只是吃饱、穿暖,而是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房子自然成了人们渴求的目标。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另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文明的进程就是建筑和城市化的过程,从原始洞穴发展到现代摩天大厦,体现了人类的进步。
3、人类对居所的投资,直接为劳动力的再生产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从而直接为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延续与发展创造了物质载体。因此,一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程度,尤其是住宅经济发展水平,对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发达国家房地产业发展经验表明,当房地产业发展进入成熟期后,房地产业产值一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30%。据联合国统计,从1976年以来,用于建造房屋的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为6-12%(新加坡高达12-26%),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占同期形成的固定资产总值的50%以上,其中用于住宅建设的投资一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8%,占固定资产形成总值的20-30
4、%。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根据有关部门的预测,我国房地产业生产总值每年如以18%的速度增长,到2000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只有5.5%,这一比例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由此可见,今后加大房地产业发展的力度已势在必然。国家有关部门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已制定了发展房地产业的实施计划:在2000年前,房地产业生产总值力争达到建筑业生产总值的两倍,为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这一规划表明,我国将房地产业发展作为今后调整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和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先导行业的选择已十分明显。由于房地产业的发展必然需要金融业的大力支持,所以今后房地产金融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
5、位将更加重要。国际公认只有居民家庭的年收入与房价之比为1:6左右时,住房的有效需求才能形成。但在我国,两者之比大约为1:20甚至1:30,由此便导致全国400多万住房困难户、危房户与5000多万平方米积压滞销商品房并存的尴尬局面。然而,要在短期内使居民家庭的年收入与房价之比上升到1:6左右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位英国学者曾这样描述:"十九世纪发明了分期偿还的贷款……,这个时期对于住宅经济来说是如此重要,简直可以与改变英国面貌的蒸汽机发明相提并论"。抵押贷款这一被誉为十九世纪房地产金融中的蒸汽机,在当今世
6、界上也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推动本国房地产金融发展所备受关注和欢迎的工具。但是,直到本世纪50年代,各国的银行业出于资产流动性的考虑,对房地产贷款业务的开展都比较慎重,在理论上也认为一般商业银行只能经营短期商业贷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学界提出了"预期收入理论",其认为,贷款的清偿依赖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只要借款人的未来收入具有稳定性,对其进行长期放款,如通过分期付款办法开展房地产抵押放款业务,也同样可以保证这种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由此便为商业银行涉足房地产经营业务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房地产业的发展中,银行作为融资中介主体,只有同时向房产商和住房消费者提
7、供银行信贷业务,才能促进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并分散风险,从而有利于房地产金融业务的开展。如银行只向房产商提供贷款,信贷资金就不能进入良性循环状态,使风险增高,因为从价值规律的角度分析,商品房作为商品,包含价值形成的过程,又包括价值实现的过程。商品房被生产出来以后,如不进入消费领域,就会形成空置,这种产品便代表了巨额的资金积压,资金不能尽快收回,利息成本的风险便会不断增高。如果资金因销售受阻而无法收回,必然造成呆帐。因此,只有使商品房进入最终消费领域,投入的资金才能顺利收回。而住房消费的主体是房屋置业者,如果置业者无法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来提前实现住房消费,其
8、未来收益只能等到积累到能够买得起一套住房时,房屋产品才能最终进入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