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690520
大小:63.2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7
《内地市防范涝灾泵站情况剖析和应对研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内地市防范涝灾泵站情况剖析和应对研讨1现状分析1」基本情况衡阳市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属湘江中下游,总面积15303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22%。辖7个县(市)、5个区,共77个乡、103个镇、5183个行政村。总人口726.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79.61万人。衡阳市共有防汛抗旱泵站12501处,总装机容量28.4万kW,其中防汛泵站688处,装机容量7.6万kW,保护耕地面积910hm2,抗旱泵站11813处,装机容量20.8万kW,灌溉面积达59820hm2o多年来,这些防汛抗旱泵站为衡阳市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但由于设计、运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泵站效
2、益衰减,甚至无法运行,亟待解决。1.2存在的问题(1)设计不合理。全市防汛抗旱泵站有48%存在着规划设计不合理,工程效益低下,部分泵站的进出水设计不规范,造成进水流条件恶化,汽蚀、振动、漩涡的产生使水泵效率和工作性能急剧下降。(2)建设标准低。全市防汛抗旱泵站大部分始建于20世纪60、70年代,由于受当时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泵站建设标准低,据统计,65%的泵站防洪标准偏低,仅能达到2~5年一遇的标准。(3)老化失修严重。衡阳市20世纪60、70年代兴建的防汛抗旱泵站,至今已运行了30〜40年,主机组严重老化,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安全可靠性明显降低,给泵站的运行带来巨大威胁。工程
3、建筑物年久失修,碳化、裂缝、沉陷、破损严重,故障频繁发维修周期越来越短;闸阀、压力管道锈蚀、腐蚀严重,造成爆裂隐患,严重影响了泵站安全运行和效益的发挥。泵站效率不断下降,成本不断上升,管理费用不断增长,60%的泵站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状况。(4)能源消耗超标。据测算衡阳市机电灌排年均耗电0・7亿kWh,年均耗油0.5万t。全市防汛抗旱泵站平均装置效率仅45%〜55%,能源单耗高达(5.8〜6.5)kWh/ktm,距部颁标准电力泵站每台机组要求能源单耗三5kWh/ktm相差甚远。(5)效益衰减,抗灾能力减弱。由于严重老化,防汛抗旱泵站设备完好率和运行可靠性大大降低,在应对特大洪涝灾害时,充分暴
4、露出泵站的弱点和安全问题重大事故频发,设备损坏严重,不少泵站面对洪水不能开机运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大减弱。例如,2004年7月的大水,雁峰区的铜桥港排渍站1#机组由于设备老化不能运行,致使排区内水位急剧上升,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6)技术落后,自动化程度不高。泵站普遍缺少自动化监控设施和基本的信息化手段,泵站机组不兀配,不能实现优化运行,优化调度。泵站管理技术落后,加上后期管理设施改造经费不足,投资匮乏,淘汰的管理设施得不到及时更新,泵站管理离现代化管理的要求相差甚远。1.3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1.3.1认识方面(1)对防汛抗旱泵站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不够。衡阳市机电灌排设备,特别是大规模
5、的泵站建设始于20世纪60、70年代。由于发展历史不长,因而它不象其它水利工程那样,广泛被人们了解和重视。尽管机电灌排泵站在全市灌排和防洪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堤防和水库。(2)对防汛抗旱泵站面临的危机和紧迫性认识不够。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堤防工程的投入力度,通过堤防的加高、加固,使大部分堤防工程能防御建国以来最大的洪水,一部分堤防已达到了设计防洪标准,从而为治涝工程的续建、配套,特别是排涝泵站的更新改造提供了有利环境和条件,但目前衡阳市泵站的治涝标准,一般为2〜5年一遇。而且由于工程老化失修、设施配套不全,排涝标准逐年下降,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大大减弱。许多泵站由于机组长
6、期带病运行,故障率不断增加,有的到了关键时候开不了机,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3)对维护社会稳定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对衡阳市来说,不管是工业还是农业,防汛抗旱泵站都是不可缺少的,泵站特别与农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近年来一些泵站因故障或电费问题开不了机,引起农民的恐慌;一些地方因水事纠纷影响社会稳定。1.3.2管理方面(1)定位不准,体制不顺。衡阳市的防汛抗旱泵站的管理模式仍是计划经济下的模式,属事业单位自收自支性质,但又得不到政府的补偿;按企业性质管理,既掺杂了政府行为的干预,乂得不到企业的优惠政策。泵站现行的管理体制,既不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
7、求。随着机构的改革,人、财、物、事的下放,各泵站作为纯公益事业单位,既不能享受事业单位的待遇,又不能作为一个企业来运营管理,从而导致泵站管理单位的事、企不分。由于管理机制不顺,使泵站工程管理单位在认识上存在差距,“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跟不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1)人员素质偏低。人员素质偏低,缺乏高层次的技术骨干人员。由于泵站缺乏管理、维护经费,人员工资没有保障,造成业务骨干流失,出现了业务骨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