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689711
大小:60.0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7
《启发式、创新性方法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应用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启发式、创新性方法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应用探究摘要: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之一,如何顺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出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该文提出了六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和五种创新性教学方法,并且通过实际的教学应用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关键词:教学方法;人才培养;启发式;创新性;计算机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3-7983-03随着信息科学的快速发展,高校计算机专业
2、的人才培养要不断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成为时代必然要求,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创新教育,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是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对高校来说,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高校的学生是分专业进行教学活动的,显然,将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起创新的理念,激发创新精神,是高等学校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1教学的总体目标和指导思想教学的总体目标,使教学的内容更加符合信息社会对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加强创新能力、分析问题、
3、解决问题、动手实践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依据教学的总体目标和教学经验确定适合自己教学特色的指导思想,以下是本人制定的教学指导思想。1.1创新教学观念一建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向交流机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要摆脱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转变教学理念,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教育观念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努力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上来,培养学
4、生乐学、会学、善学的良好习惯[1]。1.2精心设计一做好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既要做好全课程的教学设计,又要精心做好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工作。这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分析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对每一堂课,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系统合理的安排教学中哪些内容是需要课堂讲授的,哪些内容是需要课堂讨论的,哪些内容是安排自学的。1.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一启发式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将现代科学知识、实践知识、自身的思想与感受传授给学生,综合性地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也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形式。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对于教师,应结
5、合课程知识的特点,努力研究和探索一种新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1.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一实行多媒体教学人类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如果视觉和听觉并用,就能显著的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若再以交互式方式进行学习,其效果更加显著,这也是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优势所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不仅能进一步推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而且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思维,为
6、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量和更大的想象空间。基于上述指导思想,将启发式和创新性教学方法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方法改革是行之有效的,效果是突出的,全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2启发式、创新性教学方法2.1六大启发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和创新性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中,总结归纳出八大启发式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式、问题思考式、故意出错式、案例分析式、回顾总结式和多媒体教学等六种。1)循序渐进式启发循序渐进式启发就是把比较复杂难懂
7、的教学内容进行分解细化,通过适当的引导,循序渐进,并让学生参与互动,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例如在讲解数据结构中栈的概念时,如果按照课本上的内容安排直接给学生解释,学生肯定难以理解。但是如果采用启发式,先从学生熟悉的链表讲起,通过解释讲链表的一头加以限制,只允许在另外一头进行插入和删除,则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再例如在讲解VC++中类的概念时,如果从他们所熟悉的C语言中的结构体引入,一步步的导入到类的成员变量,再增加成员函数,再解释特殊的成员函数: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则学生比较容易记忆和学习。2)问题思考式启发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的
8、提问,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思考式启发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自问自答方式,另一种是教师问题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思考方式。对于第一种,学生只需根据教师的问题进行思考,无须回答[2],当然,教师必须控制好问与答的时间。第二种方式由教师设计问题,该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