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探究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探究

ID:31688343

大小:57.3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7

上传者:U-991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探究_第1页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探究_第2页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探究_第3页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探究_第4页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探究【摘要】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实施对于解决农民贷款难,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在新形势、新政策的浪潮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无论是在制度设计、操作规程以及推广过程方面要做出新的改革。本文阐述了目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内涵、作用以及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关键词】农户小额贷款村信用社存在问题措施一、引言近年来,农村信用社落实国家政策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广大农户服务的办社宗旨,立足农村、以农为本,改进支农服务方式、大力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完善农村金融,促进农业发展发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实施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是我国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完善,是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体现。简化农民贷款手续,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重要保障。因此,探究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二、农信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内涵及现状分析(一)农信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内涵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信社将辖区内农户分为不同信用社等级,并据此给予不同贷款额度,向农户发放不需抵押、担保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999年末农村信用社作为正规金融机构逐步开展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并迅猛发展,并占据了农村金融领域的重要地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适用于从事农村土地耕作或者其它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个体经营户等。其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对农村金融支持措施的落实效果,而且更好的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大了支农信贷投入,提高了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服务水平。(二)农信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现状分析目前推行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用途广泛,主要解决农民生活、生产贷款,又有经商、个体企业贷款中的资金问题,信用户凭贷款证(信用证)办理贷款。信用户的评定根据信用状况、家庭现有资产,以及收入状况为依据,不同的等级可核定不同的信用贷款金额,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实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我国扶贫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伴随着农村信用社而存在。在此间也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政策调整和信用社的信贷体制调整,但是基于我国国情其覆盖面积和所发挥的实际功效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农户的具体发展需要。三、农信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户小额信贷制度在“期限、额度、利率”设置不科学一是贷款期限设置不合理,同农业的产业周期不匹配。信用社的农户小额贷款期限较短,最高为一年,而且普遍为1—3月发放,10—12月到期,与农副业生产周期产生冲突,资金周转缓慢,当年贷款必须当年回笼,未设置一个同贷款项目实施周期吻合的收本收息周期。二是贷款的授信额度低于农户期望的额度。在设定农户小额贷款金额时,信用社从自身利益出发,为降低信贷风险,存在人为压低贷款额度的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小额农贷的具体额度虽然有所上调,但整体水平偏低、地域性差异大。小额度的贷款难以满足部分农户专业化生产的资金需求,抑制了农业经济多元化发展。三是贷款利率过低。小额信贷奉行福利主义,缺乏金融手段,难以较好的弥补所需成本及损失。一旦政府补贴撤出,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性不能保证,导致无法为农户提供可持续服务。(二)操作流程存在问题一是农户贷款档案不完善,摸底情况不真实,导致冒名贷款。一份真实、合规、完整的农户贷款档案是贷款评级、授信的出发点,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根基。二是客户级别评定、授信不准确,授信额度与实际信用额度不相符。在发放贷款中,对客户的评级、授信过高,严重超过了其所能承担的信用额度,造成了贷款信用风险居高不下的局势,严重 影响着贷款质量和可持续性。三是贷款到期农户抵触偿还采取"转贷”方式。调查表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中,多数为到期后“转贷”。更严重者不按合同正常结息,最后拒绝还款。经过多次“转贷”,自己为信用社结息比贷款本金都多,情绪抵触,干脆不再偿还贷款,因此造成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性提高。(三)信贷队伍管理水平低信贷队伍不完善,宣传不到位,农民文化水平低,信息渠道闭塞,导致农户对信用贷款业务不了解。一方面农村信用社淡化小额贷款的政策性,从自身利益及风险考虑,推广动力不足,违背了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另一方面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承担风险与利益不对等,积极性难以保证,从而信贷工作难以进行。四、防范措施(一)分类对待,灵活制定贷款的额度、期限及利率一是在贷款额度上,对农户承贷能力和用途划分不同的额度标准,满足农业产业化条件下农民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授信额度分类做适当的提高。贷款超过授信标准,可采取联保、担保、抵押、质押等贷款方式。二是在贷款期限上,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贷款项目生产周期等决定,可适当延长个别贷款期限到3年,解决贷款期限与生产周期不衔接问题。三是小额贷款利率应依照“利率覆盖风险”的原则。 按对农户的信用风险评级确定贷款利率,对信用好的优质农户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等方式,而对信用评级较差的农户实行高利率。(二)严格操作流程一是对辖区农户或个体种养殖户逐户摸底建立信用档案,严格进行调查、审查、审批和资料归档四个阶段对农户信用等级认定,并按信用等级评定结果配以授信额度。二是贷款用途必须合理。种养殖业等农业生产费用,如购买肥料、农药、种苗、种子、饲料等;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个体私营经营用款;购买农机具,如:耕牛、抽水机、脱粒机及其他小型农用机械等;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用款等。三是贷款使用后的跟踪监测以及贷后评价分析,根据评价结果更新以往的信用等级评定记录。完善的操作流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有效的降低风险率,做到此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三)加强信贷队伍建设,完善操作中的疏漏一是培养专业信贷人员素质,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贷款人员档案并核实,分析贷款评级及授信额度的准确性。拒绝骗贷,以防冒贷。二是完善各项制度:如评级制度、授信制度、贷后管理制度、贷款收回责任制度等,防范不良贷款的产生,把好贷款关,确保贷款合法、合规,合同内容完善、要素齐全,确保每笔贷款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三是明确贷款收回责任人,要杜绝“借新还旧”及其它方式贷款转办, 彻底消除部分客户抵触还贷的思想。四是提高信息化建设,改进信贷管理水平,建立市场一信用社一农户一信用社一市场的信息渠道,进一步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保障。五、结语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经济发展、改革的浪潮中不断完善和优化内部的管理机制,走上正规、快速发展的道路,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贡献力量,立足“三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参考文献[1]姜艳灵•我国农村小额信贷运行机制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7.[2]韩红.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模式与管理体系研究[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编辑:李艳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