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肠息肉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肠息肉护理摘要:对247例肠息肉的患者在内镜下行髙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有效率为100%,提出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肠息肉是安全、有效、微创、实用的治疗方法,而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积极有效配合、术后有效预防治疗及健康教育则是治疗成功的保证。关键词:肠息肉;电凝电切:护理近年来,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内镜诊断治疗成为消化道肿瘤性疾病治疗发展的方向,而高频电凝电切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肠息肉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安全,无需剖腹,定位准确,费用低,痛苦少,可重复进行,使患者容易接受而在
2、临床广泛开展。我科于2008年1月〜2012年12月共治疗247例肠息肉患者,由于护士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及健康宣教,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格控制饮食,注意观察并发症的发生,使治疗取得满意效果。但也有个别发生并发症,经过治疗后好转,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47例,男137例,女110例,年龄15〜89岁。息肉部位:直肠197枚,乙状结肠154枚,降结肠39枚,横结肠31枚,升结肠52枚,回盲部19枚。息肉形态:有蒂型(Ip型)273粒,亚蒂型(Isp型)152粒,无蒂型(Is型)246粒
3、。息肉大小0.2cmXO.2cm〜4.0cmX4.5cmo均经电子肠镜确诊为结肠息肉,病理活检排除恶性肿瘤。1.2方法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息肉术。1.3结果本组247例肠息肉患者行电子结肠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息肉术,其中243例手术成功,4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4例并发症中,出血3例,(术中1例,术后2h出血1例、术后4d出血1例),穿孔1例,穿孔发生率为0.25%O2术前准备1.1心理护理由于大肠解剖结构特点,多数患者在肠镜检查时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心理。针对这存在心理问题,
4、检查前给予耐心和细致的心理疏导,向患者和家属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有效、微创、实用的治疗方法,介绍本科技术力量、先进设备,成功病例及操作者情况和配合要点,鼓励患者提问并做好耐心细致的解答,解除其恐惧感,缓解紧张的心理压力,取得术中配合,并解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请家属签字。2.2常规检查术前常规行乙肝表面抗原、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凝血全套、血常规、血型、心电图等检查。了解患者既往史并询问近期是否服用阿斯匹林、NASID类、抗血小板等药物,如果服用则停用7〜10d。2.3肠道准备肠道清洁与否是手术成
5、功的关键之一。术前Id进食无渣低纤维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等。手术当日晨起行肠道准备,选用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口服,于检查前4〜6h将其溶于2000ml水中,混匀后服用,此法肠道准备效果好,时间短,易为患者所接。禁用口服甘露醇清洁肠道。因甘露醇在肠道内产生易燃、易爆气体,在高频电治疗过程中,易造成肠壁及内壁损伤。Bigrad[l]曾报道,1例使用甘露醇做肠道准备的患者在电凝时产生爆炸而死亡。2.4器械OLYMPUS-H260电子肠镜,OLYMPUSPSD-30高频电刀,热活检钳,电凝器,圈套器,异物
6、钳,1:10000肾上腺素注射液、生理盐水、心电监护仪必要时备内镜专用注射针、钛夹,及回收标本用活检钳、网篮等,严格清洗、消毒、灭菌并安装调试仪器使其处于功能状态。3术中配合2.1保持环境安静,注意观察病情,关心体贴患者并嘱其尽量放松,协助必要的体位转动。3.2送镜者先用2%利多卡因胶浆润滑镜身,进镜动作轻柔,循腔渐进,配合医生将肠镜送到病灶处。3.3术中配合要点找到息肉后通过调节镜身及改变患者体位,使息肉处于最佳位置。采用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电凝电灼术、热活检钳摘除术、活检钳咬除术等4种常规方法进行
7、息肉切除。对较大息肉1次不能切除者,采用分次切除。息肉摘除后,以异物网篮收回并送病理检查,抽尽肠内气体,以免患者腹胀不适或诱发肠穿孔。4术后护理4.1饮食与活动指导小息肉切除术后:流质1〜2d,少渣饮食lw,卧床休息6ho创面较大、较深、凝固不足或过度者,禁食6h,流质3d,半流3〜4d,少渣饮食14d,忌烟酒辛辣食物,卧床休息3〜4d,2w内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焦痂过早脱落。2.2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①出血是肠镜下息肉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0.68%〜2.24%。本组4例
8、并发症中,出血3例,(术中1例,术后2h出血1例、术后4d出血1例)。嘱患者卧床休息并正确饮食,密切观察大便性质、颜色及量,注意生命体征与面色变化。血便量多者必要时应行肠镜检查•电凝止血;②穿孔通常发生在创面较深、凝固过度且在操作过程中注气较多者,患者常主诉腹痛•本组1例穿孔主要是因为同时做13个息肉时,近端由于多次摩擦加过度注气反复电凝导致,因此,在操作过程中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及腹痛情况.对于痛者了解腹痛性质、腹痛体症,高度警惕腹膜刺激症的发生,必要时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