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二甲双胍治疗糖耐量减低伴肥胖患者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二甲双肌治疗糖耐量减低伴肥胖患者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二甲双肌对于糖耐量减低伴肥胖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控制饮食与加强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治疗组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口服二甲双弧治疗。将两组治疗后的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及2h血糖、脈岛素、体重指数(EM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结果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BMI、BMI、FPG、2hPG、TG、TC、LDLC、Fins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
2、学意义(P28,并排除合并甲亢、急慢性胰腺炎、以及严重的肝肾、心肺功能不全者,无服用影响糖代谢的药物,近期无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情况,诊断为糖耐量异常伴肥胖患者72例,年龄32〜65岁,其中男37例,女35例。1.2方法和观察指标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间年龄、性别、BMI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二甲双Ml500mg/d,分3次口服,每月检测肝肾功能、血压等生命体征,并电话随访了解服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实验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检测BMI.FPG、2hP
3、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ins(mU/L)XFPG(mmol/L)/22.5。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BMI、血糖、血脂、Fins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详见表1。2.2转归6个月后治疗组IGT转为正常者12例(33.3%),仍为IGT者22例(61.1%),转为DM者2例(5.
4、6%);对照组IGT转为正常者7例(194%),仍为IGT者24例(66.7%),转为DM者5例(13.9%)。治疗组与对照组经6个月治疗后正常者、IGT者和转为DM者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o3讨论IGT的发生与遗传易感性及环境因素有关,其中环境因素主要是饮食不合理、热量过高、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缺乏运动导致身体超重,甚至是肥胖。IGT的危险性在于可转变为2型糖尿病,而且IGT阶段就存在TC、TG、LDLC.HDLC等生化指标不同程度改变,这些变化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影响较大。张翼飞等[1]对上海部分
5、居民调查发现,校正年龄因素后,IGT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有必要及早对IGT患者采取干预治疗。生活方式干预虽然是一种简便、经济的方法,但改变生活方式并非易事,因此药物干预成为在此基础上的有效手段。大量研究证明,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容易引起高FFA,而高FFA会引起肌细胞甘油三酯(TG)的含量增加,是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关键。FFA长期持续升高会抑制基础状态以及胰岛素刺激的组织对于葡萄糖的利用,降低周围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造成IGT而发展为糖尿病[2]。对于糖耐量异常的肥胖人群尤其是腹型肥胖,二甲双肌
6、通过明显降低FFA,减少肝糖输出、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机制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还可以通过减少摄食促使体重下降。而减重的益处不仅能使血糖得到控制,还能改善血脂,从而降低心血管危险性。近期研究发现二甲双肌降糖新机制,Green等[3]观察二甲双孤对ob/ob糖尿病小鼠血浆二肽基肽酶IV(DPPIV)活性的作用,结果表明二甲双肌能显著降低ob/ob糖尿病小鼠血浆DPPIV活性,并能促进外源性胰升糖素样肽1(GLP1)的降血糖和促胰岛素释放作用。本研究发现,在饮食控制和运动的基础上使用二甲双肌,能明显降低BMI、血糖(FPG、2h
7、PG)、血脂(TC、TG、LDLC)、Fins(P005),提示单纯依靠生活方式干预对IGT患者的效果并不明显,使用二甲双脈可以有效改善BMI、血糖、血脂等指标。参考文献[1]张翼飞糖耐量受损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各代谢指标的关系•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1):23.[1]刘红二甲双肌治疗34例肥胖患者糖耐量异常的临床观察.中国医疗前沿,2012,7(16):72.[2]GreenBD,IrwinN,DuffyNA,etalInhibitionofdipeptidylpeptidaselX^activitybym
8、etfonninenhancestheantidiaheticeffectsofglucagonlikepeptidel・EurJPharmacol,2006,547(13):19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