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683954
大小:58.3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加味六君牡蛎散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味六君牡蛎散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疗效观察周密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儿科(上海201200)【摘要】目的观察自拟加味六君牡蛎散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2例予口服核酪口服液,治疗组32例予口服加味六君牡蛎散中药汤剂。3月后比较2组疗效,同时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免疫蛋白IgA、IgG、IgM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与对照组的71.86%比较有显箸统计学意义(P<0.05)o治疗组治疗后IgG、IgA、IgM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组比较有显箸统计学意义(P<0.
2、05)o结论加味六君牡蛎散能明显改善小儿哮喘缓解期患者症状,减轻患儿痛苦,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加味六君牡蛎散哮喘缓解期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2)7-95-02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是一种以发作性的哮鸣气促、呼气延长、甚者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疾患[1]。现代医学认为哮喘[2]是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小儿哮喘容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缓解期哮喘患儿气道高反应性任然存在,气道的慢性炎症仍未完全消除,这是哮喘反复发作的根木原因。因此加强对缓解期患儿的治疗
3、是预防哮喘反复发作的关键。笔者应用自拟的加味六君牡蛎散对32例小儿哮喘缓解期的患儿进行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门诊收治的64例小儿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其中势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4-14岁,平均5.75岁。对照组32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4-14岁,平均5.84岁。2组患者平均年龄、男女构成比、治疗前评分情况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1.2.1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
4、分会呼吸学组2008年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诊断依据。1.2.1.1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1.2.1.2发作口寸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咅,呼气相延长。1.2.1.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1.2.1.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1.2.1.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1.2.1.5.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5、;1.2.1.5.2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1.2.1.5.3最大呼气流量(PEF)每H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大于20%。1.2.1.6临床缓解期系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符合第1〜4、6条或第4、5、6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缓解期。1.2.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医儿科学》[1]哮喘-肺脾气虚型诊断标准。1.2.2.1主要症状:喘促气短、自汗恶风、易患感冒、食少纳呆。1.2.2.2次要症状:久咳不愈、喉中痰鸣、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大便不实。舌
6、淡或胖苔薄白,脉细无力。具备主症2项;或主症1项加次症2项,即可诊断。2方法1.1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口服自拟加味六君牡蛎散中药免煎颗粒,药用: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黃茂、锻牡蛎、麻黄根、防风、浮小麦等组成,每日1剂,开水冲至100ml,每次50ml,早晚各服一次。对照组给予核酪口服液口服,4-8岁每次5ml,每日2次;9-14岁每次10ml,每日2次。2组均4周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治疗前后各测1次血清IgG、IgM、TgA,并观察2组疗效。1.2疗效标准综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标准制定[3]O临床
7、控制: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不影响活动及工作。症状、体征改善积分≥95%o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相关症状、体征改善积分≥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减轻或改善,但病情不稳定,相关症状、体征改善积分≥30%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相关症状、体征改善积分≤30%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数据分析结果以(x±s)表示,两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I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3结果2.1两组患儿中医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控制5例,显
8、效17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临床控制2例,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1.86%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