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脉压和血脂临床研究

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脉压和血脂临床研究

ID:31679522

大小:54.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脉压和血脂临床研究_第1页
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脉压和血脂临床研究_第2页
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脉压和血脂临床研究_第3页
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脉压和血脂临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脉压和血脂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脉压和血脂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分析静息心率、脉压以及血脂与冠心病的关系,为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100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100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的静息心率、脉压以及血脂的各种组分,比较分析这些指标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静息心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脉压都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甘油三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静息心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脉压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作用。【关键词】冠心病;静息心率;脉

2、压;血脂doi:103969/jissnl004-7484(x)20130902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868-01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许多研究表明,静息心率(RHR)、脉压(PP)以及血脂的异常是导致动脉硬化的最重要的因素[1]。因此,我们选择100例冠心病患者与100例非冠心病患者,分别测定他们的静息心率、脉压以及血脂的各种组分,然后分析这些指标与冠心病的关系,为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临床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观察组:2009年2月到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

3、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40-79岁,平均(592±87)岁,平均病程14年,稳定型心绞痛68例,非稳定型的25例,陈旧性的心肌梗死7例。对照组:非高血压、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范围43-82岁,平均(604±93)岁。两组患者在1周内均没有服用过降血脂的药物、B受体阻滞剂以及洋地黄类等药物,均不患有高血压、脑中风、明显的心率异常以及病态的窦房结综合征等疾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o12检测方法121静息心率(RHR)两组患者在清晨起床后在检查室平卧5min后,测定2次心率,2次的平均值即为静息心

4、率。122脉压(PP)用袖袋式水银柱血压测定仪测量患者右上肢的血压,收缩压与舒张压(DBP)的差值为脉压,连续测定3次,取平均值。123血脂两组患者早晨空腹静脉采血3mL,用试剂与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液中的总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性的数据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005)o各项指标的具体数值,见表lo3讨论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者阻塞而导致心肌缺氧缺血或者心肌坏死的一种心脏疾病,也被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作为中老年人的多发病,主要的临床症状是胸闷、胸痛等。根据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可以将冠心病分为心绞

5、痛型、心肌梗塞型、无症状心肌缺血型、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型、猝死型五类。冠心病的并发症也很多如心脏性猝死、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其中80%左右的心脏性猝死都是由于冠心病引起的。该疾病的发病机理:一些物质多指脂肪类物质在血管内壁堆积,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当动脉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冠状动脉狭窄,流入心肌内的血液大量减少,从而使心脏供血不足[2]。它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如年龄、性别、高血脂、高血压、吸烟以及肥胖等。有研究表明,静息心率(RHR)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并且它还是心力衰竭疾病的预测因子。心率的异常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①心率加快一方面使

6、得心肌的供氧量减少,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心肌的耗氧量,从而导致心肌细胞缺氧;②静息心率的加快导致有害自由基的产生增多,引起血管内皮受损,导致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又会引起血管壁的剪切力以及血管的外周阻力增大,血流的冲击力增大,从而使斑块破裂,导致血栓。一些降低心率的药物如B-受体阻断剂类药物可以通过降低静息心率来治疗心肌梗死等一些心血管疾病。现代研究发现,当静息心率超过60次/分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在本研究中发现,观察组即冠心病组患者的平均静息心率为7131次/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6234次/分(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