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677974
大小:55.3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从西方刑罚制度演变以和发展趋势看我国刑罚制度发展和完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西方刑罚制度演变以和发展趋势看我国刑罚制度发展和完善【摘要】人类社会从奴隶社会发展至今,刑罚制度也在随着社会制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不同时期的不同刑罚制度都有各自的特点,相应时期的犯罪与刑罚理论也有所变化。文章从不同历史阶段下西方犯罪与刑罚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入手,讨论我国刑法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关键词】刑罚制度;演变及发展趋势;发展与完善随着社会的变迁,刑罚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社会阶段的不同,可以对西方刑罚制度的演变做出如下概括:奴隶社会时期,西方国家的刑罚处于以复仇为主要目的的阶段,此时的刑罚是作为对犯罪的报复手段而存在,经历了从原始的血亲复仇到同态复仇的发展
2、过程。并且随着奴隶制国家的逐渐形成,出现了用以囚禁俘虏、奴隶和违法犯罪者的场所,即奴隶制的监狱。此时刑罚的主要特点是以死刑、肉刑与放逐刑为主,监狱的存在只是作为拘押待审和等待执行死刑和肉刑的场所。进入中世纪以后,刑罚的目的从复仇转化为威慑,集权威慑成为了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刑罚思想。此时的法律存在着教会法律与世俗法律两套法律体系,同时也存在着教会刑罚与世俗刑罚两套刑罚制度体系。教会设有自己的监狱,用以关押被判处监禁即免除死刑的异教徒。此外,此时的刑罚既然是作为威吓的手段,因此,此时的刑罚的主要特点就是严刑峻法。到十七世纪,文艺复兴以后,随着资本主义与启蒙思想的逐渐发展,
3、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新的价值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因此,刑罚制度也开始进入了博爱的阶段。此时的刑罚制度开始走向了人道主义道路,提出了罪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残酷的肉刑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监禁刑、自由刑以及监狱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并且开始展开了死刑存废的讨论。进入十九世纪,随着近代刑法学派的兴起,刑罚理论与制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刑罚开始不只是作为犯罪的报应而存在,人们开始逐渐重视刑罚的社会防卫与教育功能,刑罚个别化开始被推向社会的舞台。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刑罚制度进入了科学化时代。此时,刑罚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以教育、社会防卫为主要目的,主张谋求犯罪人的再社会化。此时,刑
4、罚进一步的轻缓化,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家废除了死刑甚至反对死刑,一方面除自由刑外,罚金刑、资格刑等刑罚以及非刑罚的处罚方法也被广泛采用。第二,强调刑罚的个别化,建立了累犯、减刑、假释等制度,并且对未成年犯、未遂犯等区别对待,广泛的建立了保安处分制度。总的来说,西方刑罚制度在思想方面经历了从报应、复仇的绝对主义向防卫、预防、教育的相对主义的发展过程。在制度方面,西方的刑罚制度从有死刑、肉刑为中心向以自由刑转化;自由刑从以长期为主向短期自由刑占主要地位转化;刑罚的残酷程度逐渐减弱,逐渐走向人道化、轻缓化;刑罚的执行从复杂向简单转化。从西方刑罚制度的发展过程与趋势来看,为了进一步完
5、善我国的刑罚制度:首先,严格限制死刑的使用。从世界范围内刑罚制度的发展来看,死刑的废除是必然趋势,虽然我国从社会文化与制度基础来看,并不具备马上废除死刑制度的条件,但是死刑制度应当那个被严格限制使用,尤其是在非暴力犯罪中适用死刑制度是并不合适的。虽然《刑法修正案(八)》已经废除了部分经济犯罪中的死刑规定,但是废除的本身就是极少适用的部分规定,对实践操作中对死刑的限制作用并不大。其次,建立更完善的社区制度,提高短期自由刑、缓刑制度的可操作性与适用比例。目前我国虽然有短期自由刑比如管制、拘役制度,但是由于配套制度并不完善,配套监管与矫正机构地位尴尬、与户籍制度存在一定矛盾等诸多
6、原因,实际可操作性并不强,适用比例并不高,很难达到其真正存在的目的。第三,改善监狱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完善的前科消灭制度,在矫正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提高犯罪人在社会化的可能性,真正实现现代刑罚的教育与预防功能。第四,建立多元化的非刑罚处罚方法,为无法执行的罚金刑提供可替代的选择,完善罚金刑易科制度,用以解决罚金刑执行难的问题。参考文献[1]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2]大❷仁,冯军译.刑法概说(总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一一外国刑法总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4]大❷仁,冯军
7、译•犯罪论的基本问题[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5]胡萨克,谢望原等译.刑法哲学[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作者简介:罗莎(1988-),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法学院2011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刑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