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戏曲(秦腔)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关于地方戏曲(秦腔)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ID:31675919

大小:56.0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7

关于地方戏曲(秦腔)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_第1页
关于地方戏曲(秦腔)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_第2页
关于地方戏曲(秦腔)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地方戏曲(秦腔)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地方戏曲(秦腔)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吴斌甘肃省高台县宣化学区734300摘要:校木课程的开发要和当地的文化资源相结合,高台县宣化镇乐二村有着“戏曲之乡”的美誉。“乐善忠义班”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丰富的地方戏资源,不少村民善于秦腔演唱,部分学牛家长就是乐善忠义班秦剧团的演职人员。通过挖掘和保护,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法,传承秦腔特点,发扬秦腔传统,壮大秦腔队伍,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培养学生地方戏曲特长,是当前学校校木课程开发的新要求。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和教师的努力,一定会取得显著的成效。关键词:地方戏曲和校木课程开发实施校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

2、程改革提出的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曲“学校要结合当地经济牛活和社会发展实际,开发符合地方特色的校木课程资源”。我们认真分析了宣化镇社会人文资源情况,认为乐二村在高台县有着“戏曲之乡”的美誉,有着丰富的地方戏资源,不少村民熟悉乐善秦腔知识和演唱,部分学生家长就是乐善忠义班秦剧团的演职人员。学校确定“地方戏曲的开发与研究”为校木课程,一方面可以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另一方面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的地方戏曲教育特长,使具有600多年悠久历史的“乐善忠义班”秦腔通过学校教育得以传承,进一步体现学校办学

3、特色。因此,我们确定研究的目标及内容、方法和途径。研究的目标及内容1.乐善忠义班历史沿革研究及秦腔剧木资料整理。2.乐善秦腔的艺术特点。3.地方戏曲乐善秦腔在校木课程教学中的案例分析。研究的方法和途径计划用两年的时间,争取宣化镇政府、乐二村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由学区统一组织活动小组,以乐二小学教师为主、学区部分教师参与,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忠义班老艺人、召开研讨会等各种形式,调查、考证乐善忠义班历史。镇政府聘请忠义班艺人教授学生秦腔传统剧目,使忠义班600多年的历史能藉此传承下去。1•研究方法(1)调查法:通过走访调查,了解、考证乐善忠义班历史,收集

4、乐善秦腔的相关资料。(2)资料分析法:通过资料分析对比、分析忠义班秦腔的艺术特点。(3)案例分析法:通过地方戏曲校本课程在学校教学中的实施,分析、总结经验逐步完善校本课程。2.研究途径(1)走访乐善村老艺人,了解、记录乐善忠义班的发展历史:老艺人殷三俊现已100岁、刘兴和现年81岁,是乐善忠义班历史的见证人,另外还有几位老先生对此段历史亦了解,学校将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挖掘乐善忠义班的历史。(2)文献整理和分析:综合国内外已有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秦腔的理论和实践,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借鉴一些可供参考的施行策略。(3)秦腔学唱:2012年1月,

5、本校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筹备成立秦腔艺术协会,为挖掘乐善剧团历史,传承秦腔艺术搭建了平台。开校初,学校将“学唱秦腔传统剧目、追寻乐善剧团历史”确定为学校特色建设目标,制定方案、计划、研究课题,聘请忠义班艺人为学校特色建设校外辅导员,利用快乐星期三、校本课程等时间,让学生了解秦腔知识、学唱秦腔传统剧目。(4)家校结合:利用本地人喜爱秦腔这一优势,通过家校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解决好秦腔的学唱问题。可行性分析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2011年3月,乐善忠义班经新华社、甘肃日报、兰州晨报、张掖日报、张掖市委党校以及高台县委宣传部等

6、多家媒体部门调查考证,其中兰州晨报记者曹勇发表于兰州晨报的《“天下第一秦腔戏班”今犹在》一文被上百家网站转载,《中国戏曲志·甘肃卷·综述》、《1985年<甘肃新志>》文化戏曲部分、《高台县志》等对此均有记述。1.主要参加者的研究经验和组成结构本活动由学区牵头负责,工作人员敬业爱岗,研究能力强,有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参与教师大部分是学校一线的中青年教师,有县级和学区骨干教师,知识储备丰富,达到了人学专科以上学历,教学教育业务扎实,身体健康,肯吃苦,有一股闯劲,有着旺盛的精力和好学的精神,为活动的开展注入了新鲜

7、血液。3•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1)领导高度重视。学校校长是活动的负责人,有充足的研究经费保证。(2)组织管理规范有序,步骤清晰。为保证活动的成功,我们还聘请教体局负责领导为专家顾问,进行活动指导,学校建立了学习研究制度和定期检查制度,为活动的顺利进展提供了组织保证。(3)有着一流的电教硬件设施。近几年,学校完善了信息化的建设,信息技术的许多软、硬件逐步添置到位。学校不但建有微机室,而且为各年级的每间教室都配备了计算机、视频展示台,使这些教室全部成为标准的多媒体教室。校园内所有的计算机全部连接上互连网。这些条件促使每个教师使用计算机不断学习,从而有

8、力地在硬件设施上支持了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