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673465
大小:55.6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初中数学教学中协作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教学中协作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行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课堂上的填鸭式教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抛弃,取而代之的就是合作式教学、自主式学习。教师在给学生讲授足够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自学能力加以培养。介绍一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关键词:数学教学;合作;培养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搜集已经从当初最原始的口口相传变成了如今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在当前信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成员的一种必须培养的能力,作为
2、数学教师,我们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在教学中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学习能力。这样不仅符合新课标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还顺应了时代潮流的变化,使学生获得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的必备技能一一团队协作。一、开展数学学习小组协作的意义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展分组协作互相学习是为了能够使全体学生都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达到自主学习的既定目标,让学生学会在合作的氛围中进行数学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氛围以及交流合作的学习气氛得以营造。一般来说,对小组协作学习的人员分配方式是灵活自由的,但是根据笔者
3、的经验,最好是按照学生的意愿进行自由分组,每5〜7人为一组,同时在分组的时候辅佐以学生的个人信息,如,性别、兴趣爱好、成绩等。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能够使学生感觉到舒适自然,帮助学生克服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二、教师组织开展教学中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1.选择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对学生分组是成功体现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合适的组员能够充分激发出团队中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他们学习欲望强烈、学习意志坚强;而不合适的组员则有可能直接导致组员们丧失学
4、习的激情,甚至使得学生丧失学习的欲望,把合作学习小组变成游乐场。因此,教师在进行分组的时候要格外注意,数学成绩并不能作为分组的首要依据,而应该充分考虑组员们的实际情况,把互相之间交往密切的学生进行优先分组,使得这些志趣相投的学生在小组中发挥出最大的学习动力。同时为了避免''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尴尬局面发生,教师也应当考虑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得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和较差的学生尽可能公平地搭配到一起,使得小组之间的实力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在组员们精诚合作、有序分工的同时提高每个人的协作学习能力。1.教师
5、尽量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协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已经摆脱了传统的“饲养员”的职责,不再是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相反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由上下级的师生关系逐步转化成了平级的合作者的关系。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才会放下沉重的心理负担,不再过分重视知识本身以及相对应的考试和分数等能够给学生增加心理压力的东西,转而把心思放到知识探究本身的过程上。教师在这里的工作就是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快乐中扩展思维。此外,教师还应该正确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学风,使得组员与组
6、员之间、组与组之间互通有无,在和谐的学习气氛之下共同提高、共同进步。2.优化小组内部的学习方式在当前的世界形势中一体化和分工化已经成为主流,个人英雄主义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取得更好的发展,学生必须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以及如何通过自主学习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合作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能力,因此,在学校教育、数学教育中学生也要学会怎么和他人合作。因此,教师应该围绕这一特征,在小组中营造出一种良好、和谐、互助、竞争、有序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设置出一些层次不同的问题请学生
7、回答,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竞争并且互助地研究讨论,从而使学生在争论中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使数学教学的目标能够在讨论声中完成。1.通过对困难问题的研究促使学生合作完成任务在合作中笔者发现如果问题的难度较低的话是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合作欲望的。因此,教师如果能够提出一些开放性的、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的合作欲望就能够被成功激起,教师所设立的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就能够被完整落实。但是如果教师选择问题的时候没有考虑学生本身的承受范围,选择的问题过难、过深,学生也就无法接受。教师应该选择一些超过学生接触层次难度的问
8、题进行设置,这样的话学生在艰难完成任务之后的那种成就感就会促使他们热爱数学、想学数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多多重视对学生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交流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使得学生能够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岚山镇高集中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