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急诊症状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急诊症状的临床观察吕红宇黄正波(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人民医院儿科644200)【摘要】目的了解木院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急诊症状的相关情况,积极做好危重患儿的临床抢救工作。方法收集2009年1月一2010年12月期间木院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321例的临床资料,对临床急诊症状等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木组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男女比例为1.55:1,其中普通急诊患儿由于出现潜在生命体征不稳定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243例(75.70%),危重患儿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78例(24.30%)。经回顾性分析发现,普通急诊患儿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
2、疗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惊厥表现、中毒表现、肺炎表现、严重呕吐表现和哮喘表现。而危重患儿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休克表现、持续惊厥表现、严重颅内感染、心肺骤停和心动过速。结论通过研究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急诊症状的相关情况可以显著提高对危重患儿的临床救治,提高木院儿科急诊的救治水平。【关键词】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急症症状【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236-02儿科急诊绿色通道的设立目的是为一些入院时出现临床牛命体征不稳定,出现危重症状的患者更加快速的进行临床支持护理、治疗,缩短等待时间,
3、提高抢救成功率⑴,及时挽救危重患儿的牛命。为了解木院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急诊症状的相关情况,积极做好危重患儿的临床抢救工作。木文收集2009年1月一2010年12月期间木院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321例的临床资料,对临床急诊症状等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观察对象收集2009年1月一2010年12月期间木院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321例的临床病例资料。1.2观察方法对这些患儿的临床急诊症状等情况进行冋顾性总结分析。1.3观察项目观察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表现构成。2结果2.1-般资料本组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321例,其中男童195例(6
4、0.75%),女童126例(39.25%),男女比例为1.55:1;其中一岁内患儿98例(30.53%),1岁一3岁的患儿123例(38.32%),3岁一12岁的患儿65例(20.25%),大于12岁的患儿35例(10.90%);其中普通急诊患儿由于出现潜在生命体征不稳定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243例(75.70%),危垂患儿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78例(24.30%)o2.2临床症状表现构成经冋顾性分析发现,普通急诊患儿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惊厥表现、中毒表现、肺炎表现、严重呕吐表现和哮喘表现。而危重患儿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临
5、床症状表现主要为:休克表现、持续惊厥表现、严重颅内感染、心肺骤停和心动过速。(详见表一、表二)(表一)普通急诊患儿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临床症状表现构成(表二)危重患儿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临床症状表现构成3讨论设立儿科急诊绿色通道的目的就是缩短危重患儿及存在潜在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儿救治等候时间[2],更快速的投入到抢救工作中,提高患儿的生存率[3]。本文研究发现,本组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男女比例为1.55:1,其中一岁内患儿98例(30.53%),1岁一3岁的患儿123例(38.32%),3岁一12岁的患儿65例(20.25%),大于12岁的患儿35例(10.
6、90%)。临床分析发现,普通患儿的年龄普遍较危重患儿要高,一岁内患儿中危重急症病例占比显著高于普通患儿,分析认为这和周岁内儿童免疫力明显较低有关⑷,并且周岁内儿童的患病特点为:发病快、进展快、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5]。其中普通急诊患儿由于岀现潜在生命体征不稳定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243例(75.70%),危重患儿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78例(24.30%)。可见,普通急诊患儿由于出现潜在生命体征不稳定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占比比较高,所以应进一步加大对急诊患儿的临床症状的监测,临床医生要提高生命体征不稳定患儿病情的分析水平⑹。经冋顾性分析发现,普通急诊
7、患儿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惊厥表现、中毒表现、肺炎表现、严重呕吐表现和哮喘表现。而危重患儿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休克表现、持续惊厥表现、严重颅内感染、心肺骤停和心动过速。提高临床医生对主要临床症状的临床处置,提高临床诊断思维培养,对显著提高危重患儿抢救成功率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综上所述,通过研究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急诊症状的相关情况可以显著提高对危重患儿的临床救治,提高本院儿科急诊的救治水平。参考文献⑴陈娟弟,郑淑智*,胡飞•儿科急诊观察室患儿特点分析与护理[J]•护理学报,2010,17(1A):49-51.⑵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