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创新---精校 解析Word版

文化传承与创新---精校 解析Word版

ID:31669157

大小:523.29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1-16

文化传承与创新---精校 解析Word版_第1页
文化传承与创新---精校 解析Word版_第2页
文化传承与创新---精校 解析Word版_第3页
文化传承与创新---精校 解析Word版_第4页
文化传承与创新---精校 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传承与创新---精校 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单项选择题1.(2017届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当今世界,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格局,西方借助现代传媒和文化产品输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发动“文化帝国主义”,造成其母语流失、文化传统瓦解……对此我们必须①注意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②用中华民族精神引领社会思潮,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④深深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D【考点定位】文化创新【名师点睛】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2、1)根本途径: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2)基本途径(两个):从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上: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从文化交流和传播讲,要吸收、借鉴与融合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面向世界,博采众长。(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两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4)着眼于群众的需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5)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2.(安徽省明光市明光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唐代杜甫曾有过“安得广厦

3、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向往,新时期党和政府提出要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好前景。这是()①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创新②实现中华文化走向复兴的必然选择③党和政府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④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A【考点定位】文化创新【名师点睛】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只能是社会实践,这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而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从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角度讲,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

4、故鼎新”;二是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角度讲,要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优秀成果,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3.(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2016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媒体人员座谈会上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新闻传媒必须坚持社会主流价值的方向  ②关注百姓需求就是文化的主旋律   ③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是新闻媒体的责任④社会主义新闻传媒必须坚持正面报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

5、④【答案】B【解析】材料中“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说明新闻传媒必须坚持社会主流价值的方向,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是新闻媒体的责任,①③适合题意;②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社会主义新闻传媒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定位】文化创新的主体【知识拓展】正确理解文化创新与人民群众的关系(1)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2)文化创新的要求:文化创新必

6、须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4.(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政治试题)里约奥运会既是竞技硬实力的展现舞台,也是文化软实力的传播平台,中国自行车手的头盔散发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东方韵味、让中国民族英雄的故事走向世界,一个个“拔火罐”让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亮相世界舞台;一个个中国制造体现的工匠精神充满了奥运各个场

7、馆。这启示我们①体育比赛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基本手段③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④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发展中华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考点定位】文化在交流中传播5.(河南省名校联盟2017届高三年级高三精英对抗赛政治试卷)音乐家赵季平在乐坛耕耘五十多年,创作出交响乐《和平颂》,民族管弦乐《古槐寻根》和影视歌曲《红高粱》《大宅门》等多部经典之作,他认为一部好作品的诞生,离不开的就是生活。这表明①人民群众的实践生活是音乐创作的源泉②音乐的发展取决于音乐创作方法的创新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

8、用有价值的文化④创新是音乐创作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好作品的诞生,离不开的就是生活”,可以从判断题肢①③正确。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方法的创新是主观的,应取决于实践,故排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