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656985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6
《2018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白杨礼赞》word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白杨礼赞》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白杨礼赞》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八年级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传统课文, 写于1941年3 月,是茅盾散文的代表作。当时抗日战争正进入最艰苦的时期,北方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强不屈,团结抗战,建立了强大的抗日根据地,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茅盾以这篇散文歌颂了北方军民团结抗战、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进而歌颂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在散文中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和托物言志的手法,在表达方式上还运用了抒情和议论。 课文是托物言志的写作范例,描写了“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的形貌和“精神气质”,揭示了白杨树
2、所象征的当时抗日军民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抒发了对白杨树的由衷赞美之情。全文的思路是:先写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引出作者观看的“单调”感;再写白杨树的形貌,突出它的高大、挺直和丫枝聚拢的特点;接着写白杨树的“精神品格”,点明它的象征意义;最后将白杨与“贵族化的楠木”对比,“高声赞美白杨树”。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全文的思路都很清晰易懂,至于政治背景,学生明了即可,无需多讲,学习本文主要进行散文欣赏,着重赏析托物言志的写法。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意识。已初步养成独立提出问
3、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初二学生已对托物言志的写法有所了解。《白杨礼赞》是一篇文情兼美的散文,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有巨大帮助的。语感是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领悟力,是实际运用语言的文字的一种基本能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教学将采取以读为主的三层次阅读教学。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文的三维目标是:1、了解散文中抒情和议论的特点及作用,初步学会分析带有抒情和议论的散文。2、学习生字,领悟一些词语的使用。3、学习象征手法,理解白杨树所象征的革命品质,感受中华儿女的奋发向上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其突破 教学重点
4、:了解散文中抒情和议论对表达主题的作用。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以三层阅读法体会文章中的语言美、意境美。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一节课重难点的突破主要依靠“练读”、“悟读”、“品读”的朗读设计。“练读”是仿照朗读示范对朗读进行有效的练习; “悟读”是边读边领悟、体会;“品读”是对用词、语句、修辞等的品味和鉴赏。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也要体现这一思想。在“读”法上产生变化,由浅入深地训练学生的阅读和感悟能力。五、教学程序的设计本课教学时数为二个课时。 我介绍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一)导入 以图片导入。出示一张苍劲盘结的古松图片和一张妩媚的杨柳
5、图片,从反面引出白杨树的笔直向上,导入到对白杨树另一种美的赞美。这样的导入可以让学生预先了解美的多种形式,为理解文中先抑后扬的手法打下基础,也让学生感悟到直观美与语言美。(二)了解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41年3 月,当时抗日战争正进入最艰苦的时期,因为写作时间早,学生阅读理解的难度加大,了解写作背景,有利于理解文章主题和托物言志的写法。时代背景在注释中有介绍,让学生自主完成这个环节的学习。(三)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通过听录音来进一步了解白杨树的美,初步感受语言的美。习惯上的教学,总是在学生沉浸在美感享受中时,教师提问问题或者提出要求,会打乱学
6、生的思绪,得不偿失。所以听录音的过程,老师要和学生一起欣赏,并漫步巡堂。(四)出示图片听完录音之后,教师出示一张白杨树的图片,再给学生以直观理解:感情朗读。学生轻声读课文,并回想录音的朗读特点,思考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同时体会文中不同的抒情方式。(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心理学认为,人发展某种能力具有关键期,朗读能力的发展期就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朗读,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的培养。) 老师提示朗读要求:感情基调、轻重缓急、停顿。在这一过程之后,进行小组合作研讨,教师以提示的方法帮学习小组理清本文的抒情线索
7、——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五)请学生找出能表现白杨树之美的相关语句,并反复诵读。学习小组合作研讨下列问题:1、作者给文章取标题为“礼赞”,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呢?2、白杨树象征了什么?(有什么象征意义?)这两个题目,目的是引导出学生领悟“白杨树不平凡”,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那些能表现白杨树美或不平凡的语句来么复诵读,体会作者赞美的情感。学生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诵读会发现白杨树的美主要集中在景象之美——第二段,形神之美——第五段,象征之美——第七段。一些能具体表现白杨树美的语句、词语也就随之被发现。新课程标程标准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在通读课
8、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作为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在教学中就是体现这一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