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尝试及探索

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尝试及探索

ID:31654835

大小:55.3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6

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尝试及探索_第1页
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尝试及探索_第2页
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尝试及探索_第3页
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尝试及探索_第4页
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尝试及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尝试及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尝试及探索【摘要】创设教学情境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数学课堂从只关心数学学科特点到强调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必然结果.所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关键词】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尝试与探索所谓数学“情境”,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问题环境之中,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数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

2、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掌握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创设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呢?本文就此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尝试与探索.一、创设故事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创设情境故事化,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数学、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这样不仅有利于使学生理解创设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因此,数学故事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

3、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史,提髙数学素养.在数学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讲一段故事给学生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勾股定理”这一节课的教学,教师如果直接讲解,学生很快就知道这个定理了,但是学生没有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教师可利用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朋友家做客的时候,偶然间发现朋友家的地砖上竟然反映着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某种对应关系来创设情境,再采用挂图加以引导,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创设趣味情境情境的创

4、设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应根据数学教学资源,将数学问题融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之中,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可这样设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把厚0.1毫米的纸依次折叠并计算纸的厚度,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纸张厚度所发生的变化是在成倍地增加,同时提出问题:继续折叠20次、30次,会有多厚?教师作出假设:如果一层楼按高3米计算,折叠20次有34层楼高,折叠30次有12个珠穆朗玛峰高.这一惊人的猜想使学生精神集中,思维活跃,进入最佳状态.可见,在数学课堂上创

5、设一定的趣味性问题情境,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有效加强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使学生懂得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的应用.三、创设悬念情境设置悬念,更能引发学生高度的注意力及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悬念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手段.因此,课堂情境的创设应以启发学生思维为立足点.例如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中,首先,在回顾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会不会存在某种关系呢?”这种纲领性提问,对学生的思维还达不到确定的导向作用,学生可能会对角与角

6、的相等、不等、两角之和(差)与第三个角的大小比较等问题进行研究,当发现这些问题只对某种特殊三角形有意义时,他们的思维可能会指向“三个内角的和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我适时地提出:“请同学们画一些三角形(包括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再用量角器量出三个角,观察一下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联系•"经测量、计算,学生发现三个内角的和都在180。左右.我进一步提出:“由于具体测量会有误差,但和数都在180°左右.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否为180°呢?请同学们把三个角拼在一起,看一看,构成一个怎样的角?”学生在完成这一实验后发现,三

7、个内角拼在一起构成一个平角.经过上述两步实验,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为180°”的猜想就水到渠成了.接着,我指出了实验操作的局限性,并要求学生给出严格的逻辑证明.在寻找证明方法时,我提出:'‘观察拼接图形,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可凭借实验操作时的感性经验找到证明方法.实践操作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定理的猜想,而且受到了证明定理的启发,显示了很大的智力价值.四、创设生活情境数学知识取材于现实生活,是实际问题的简化和模拟.创设和学生生活情境类似的数学问题,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活”用教材,用

8、“活”的例题,从生活出发,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来获得知识,使学生在乐中学,在趣中学.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苏果购物中心和百货大楼为迎接“五一”,都进行促销活动,其中苏果是全场物品打六折销售,百货大楼是实行买两百送一百的活动,请问在标价一样的情况下,到哪家购物更合算?这个问题一出,许多学生觉得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